夏季养生篇
《黄帝内经》中提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早在《黄帝内经》那个时期,我们的先人就提出我们应该如何养生。还提到“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但这里必须要说明的一点是这里的“心”,并非是指现代医学上的“心血管病”,而是指有关“神志、情志”一类的疾病。中医上说心主神志,“伤心”则易产生神志疾病。中医提示夏季养生应做到以下几点: 1.饮食 夏季气温较高,这个季节以暑热之邪为主,同时夏季湿气较重,湿邪困脾,易造成脾胃运化不良,因此这个季节大多数人会出现不思饮食、食欲不振。辛辣之物能够刺激人们的食欲,但食用较多辛辣之品,则可助生内热,造成心火上炎,口舌糜烂,牙龈肿痛,口鼻干燥,小便黄赤涩痛,大便干结等症状。可少量用于调味,以达到提高食欲的作用。夏季应提倡多吃瓜果、蔬菜,以及各种绿叶蔬菜如西瓜、西红柿、梨、香瓜、豆芽、豆腐、蘑菇、海带等。这不仅因为瓜果、蔬菜和豆制品含有微量元素的钾,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夏天如果不是大量出汗,平时可以喝白开水和茶水。白开水中富含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能够调节人体内平衡。喝水应该少量、多次、慢饮。特别是夏天户外活动结束后,不宜立即饮水,应稍作休息,但不要一次喝得太多。若出汗量大也可以在水中加少许的盐,维持体内的水盐代谢平衡。少食冰淇淋等生冷之物,此类食物容易损伤脾胃阳气,容易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平时可以用淡竹叶、莲子心、荷叶等泡水喝,能够起到清新解暑,防止口舌生疮。 2.睡眠 夏天闷热潮湿,不容易入睡。同时夏季昼长夜短,因此可以比平时推迟半小时左右睡眠,早晨还是按平时时间起,甚至早起半小时左右。《黄帝内经》中也提到“夜卧早起”。但是,不可以硬性推迟睡眠时间甚至熬夜。“过时不候”是人的睡眠特点,如果在困倦时不及时入睡,过了最佳时间就会难以入睡甚至失眠。因此夏季晚上睡觉时间最晚不应超过12点。中午也应该尽量午睡,夏天气候闷热潮湿,易让人们产生困倦,加之夜晚睡眠时间变短,更需要白昼午睡补充,消除疲劳,补充精力。午睡以半小时以内为宜,过短的午睡不能够起到消除疲劳、补充精力的作用。而过长的午睡会导致下午没精神,睡不醒,还会打乱本身的生物钟,影响晚上的睡眠时间和质量。如果平时睡眠不良,可以用合欢花、酸枣仁等泡水喝,能够起到清心解暑安神的作用,平时容易反酸、恶心、胃胀的人则不适宜用酸枣仁泡水喝。 3.运动 夏季运动量不宜过大、不宜剧烈运动,应选择较为温和运动为宜,以免运动量过大、出汗过多损伤心阴。在夏季锻炼身体可以选择练太极拳、自然养生操等。太极拳动静相兼,刚柔相济,开合适度,起伏有致,身端形正不偏倚,正气存于内而风邪不可侵,与自然的阴阳消长相吻合,可谓夏季最佳的养心运动之一。自然养生操有形神并修,养心聚神,对身心健康特别有利。练习太极拳可以从简单的站桩动作开始,站桩讲究两眼轻合,双脚自然站立,身端形正,双膝微曲,心静神宁,上虚下实,脚下生根。再逐步学习简单的招式,重要的是配合呼吸。呼吸讲究深、慢、匀、长,配合这样的呼吸不但能消除烦虑,还能对心脏的微细血管和经络起到养护作用。自然养生操相对太极拳来说规则少些,只要坚持温和运动,机体就会自然起到调理的作用。 欢迎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zixina.com/lzxhxcf/7675.html
- 上一篇文章: 入伏后,10个禁忌千万别犯这个提醒太及
- 下一篇文章: 中医告诉你,对ldquo脏rd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