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夏,道家养生攻略大全
lì立xià夏 5月5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立夏。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立夏后气温迅速升高,正式进入夏季。 立夏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孟夏时节的正式开始,更是阳历辰月的结束以及巳月的起始,时间点在公历5月5-6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交立夏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夏,四月节。立字解见春。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这里的「假」是「大」的意思,是说春天播种的植物已长大了。 早有蜻蜓立上头小荷才露尖尖角立夏5月5日,立夏。阳光温暖,万物长大,一切丰盛自在。 古代,人们非常重视立夏的礼俗。 在立夏的这一天,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举行迎夏仪式。君臣一律穿朱色礼服,配朱色玉佩,连马匹、车旗都要朱红色的,以表达对丰收的祈求和美好的愿望。宫廷里“立夏日启冰,赐文武大臣”。冰是上年冬天贮藏的,由皇帝赐给百官。 立夏时节我国南北的气温差异较大,而且同一地区波动频繁,华南其余的地区气温为20℃左右;而低海拔河谷则早在4月中旬初即感夏热,立夏时气温已达24℃以上。故此时也是农作物病虫害的多发期和人们易于犯感冒的时期,正如左河水所云:“南国似暑北国春,绿秀江淮万木荫。时病时虫人撒药,忽寒忽热药搪人。” 立夏节气时,江南阴雨绵绵,正式进入雨季,雨量和雨日均明显增多;华北、西北则多风干燥,气温回升很快,但降水仍然不多,大气干燥,土壤干旱。 此时,春意已尽,是夏天的开始。季节转变,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明人《莲生八戕》一书中写有:“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这时夏收作物进入生长后期,冬小麦扬花灌浆,油菜接近成熟,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故农谚有“立夏看夏”之说。水稻栽插以及其他春播作物的管理也进入了大忙季节。 《历忌释》曰:“四时代谢,皆以相生...立夏火代木,木生火...”因应五行,隋唐《郊天下》记载:“故立夏日,迎夏南郊,祭赤帝祝融。南郊七里,因火数。” 夏季是一个生长的季节,一个充满生机的季节,她不像春,那么柔情,不像秋,那么萧瑟,也不像冬,那么冷冽,在我的印象当中,夏,往往是激情的、热烈的、灿烂的…… 立夏三候中国古代将立夏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如《逸周书·时讯解》:“立夏之日,蝼蝈鸣。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 《礼记·月令》解立夏曰:“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说明在这时节,蝼蝈开始聒噪着夏日的来临,蚯蚓也忙着帮农民们翻松泥土,乡间田埂的野菜也都彼此争相出土日日攀长。 1一候蝼蝈鸣,乾卦,初九《周易·乾卦》爻辞:“潜龙勿用。”象曰:“潜龙勿用,阳在下也。”《象说卦气七十二候图》:“初爻动,乾变为巽,巽为蝼蝈。巽伏震为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蝼蝈,小虫,生穴土中,好夜出,今人谓之土狗是也;一名蝼蛄,一名石鼠,一名螜(音斛),各地方言之不同也。《淮南子》曰:蝼蝈鸣,邱螾出,阴气始而二物应之。《夏小正》:三月螜则鸣是也。且有五能,不能成一技:飞不能过屋;缘不能穷木;泅不能渡谷;穴不能覆身;走不能先人。故《说文》称鼫为五技之鼠。 《古今注》又以蝼名鼫,鼠可知。《埤雅》《本草》俱以为臭虫,陆德明、郑康成以为蛙,皆非也。” 2二候蚯蚓出,乾卦,九二《周易·乾卦》爻辞:“见龙在田,利见大人。”象曰:“见龙在田,德普施也。”《象说卦气七十二候图》:“二爻动,变卦同人。互巽为蚯蚓。下离为见,故曰出。”《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蚯蚓即地龙也(一名曲蟺),《历解》曰:阴而屈者,乘阳而伸见也。” 立夏时,对应的星宿有角木蛟和轸水蚓,此时地下的蚯蚓开始工作,勤于翻泥松土,是极为应时景的天地物合一动象。 3三候王瓜生:乾卦,九三《周易·乾卦》爻辞:“君子夕惕若,终日乾乾,厉,无咎。”象曰:“终日乾乾,反复道也。”《象说卦气七十二候图》:“乾为王,为木果,故曰王瓜。三爻动,卦变为履,互离为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图经》云:王瓜处处有之,生平野、田宅及墙垣,叶似栝楼、乌药,圆无丫缺,有毛如刺,蔓生,五月开黄花,花下结子如弹丸,生青熟赤,根似葛,细而多糁,又名土瓜,一名落鸦瓜,今药中所用也。《礼记》郑元注曰:即萆挈。《本草》作菝葜,陶隐居以辨其谬,谓菝葜自有本条,殊不知王瓜亦自有本条,先儒当时如不检书而谩言者,可笑。” 见到王瓜这种瓜果出现,就知道已经处在立夏节气之中了。 立夏节气民间习俗1迎夏仪式“立夏”的“夏”是“大”的意思,是指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了。古代,人们非常重视立夏的礼俗。 旧时,在立夏的这一天,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举行迎夏仪式。君臣一律穿朱色礼服,配朱色玉佩,连马匹、车旗都要朱红色的,以表达对丰收的企求和美好的愿望。 2疰夏绳旧时,用五色丝线于立夏日系于孩童的手腕等处,寓意消灾祈福不得疰夏病,丝线被称为“疰(zhu)夏绳”亦称“长命缕”。 3斗蛋游戏过去,每当立夏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将一些鸡蛋、鸭蛋或鹅蛋煮熟,用冷水浸泡后再套入编织好的丝网袋,挂于孩子颈上。孩子们便三五成群,进行斗蛋游戏。 因为蛋形如心,人们认为斗蛋,吃蛋就能使心气精神不受亏损。 4立夏“秤人”立夏还有秤人的习俗。人们在户外悬秤于大树下,为小孩和老人称量体重,以检验一年来身体的变化。秤钩悬一根凳子,大家轮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讲着吉利话。 5忌坐门槛立夏日还有忌坐门槛之说。在安徽,道光十年《太湖县志》中记载:“立夏日,取笋苋为羹,相戒毋坐门坎,毋昼寝,谓愁夏多倦病也。” 说是这天坐门槛,夏天里会疲倦多病。30年代《宁国县志》中记载:“立夏。以秤秤人体轻重,免除疾病,所谓不怯夏也。俗传立夏坐门坎,则一年精神不振。” 立夏日,孩童忌坐石阶,如坐了则要坐七根,始可百病消散。忌坐地栿(门槛),谓这天坐地栿将招来夏天脚骨酸痛,如坐了一道就须再坐上六道地栿合成七数,方可解魇。 道家立夏节气养生功立夏四月节坐功图 运:主少阴二气。 时:配手厥阴心包络风木。 坐功:每日以寅、卯时,闭息瞑目,反换两手,抑掣两膝,各五七度,叩齿,吐纳,咽液。 治病:风湿留滞,经络肿痛,臂肘挛急,腋肿,手心热,喜笑不休杂症。 养元补气桩 双脚分开,脚尖朝前,与肩同宽,膝盖微微弯曲,以不超过脚尖为宜。双手在胸前,掌心相对成抱球式。前期从五分钟开始,站到双腿酸累,发热为佳。 然后双腿伸直,双手交叠放在肚脐上,先按逆时针揉36圈,再按顺时针揉36圈,如是三遍后,双手合十,快速相搓,至发热后,敷在面部,由下到上,由头顶至后脑按摩,如是三遍。 拿“五经”养全身 立夏时节,当需注重“养心安神”,可藉由道医疏通头部多条经络,同时打通心经和心包经,保持气血畅,平安度夏。 道医认为头为“诸阳之首”,梳头“拿五经”可以刺激头部的穴位,可缓解疲劳,调节神经功能,使人面容红润、精神焕发,还能防治失眠、眩晕、心悸、中风等疾病。 每晚用双手代替梳子五指张开,分别点按头部中间的督脉,两旁的膀胱经、胆经,左右相加共5条经脉,梳3-5次,每次不少于3-5分钟,睡前可再做3次。 从前发际一直点按至后头部颅底,计为1次。操作过程中,五指指尖立起,用力点按5-10秒,使点按处出现明显的酸胀感,再原地揉20秒。 立夏养生,从心出发,宜静养防湿邪人们习惯把立夏当作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此时的气候特点,除了暑热之外还有湿,这些因素对人体有所影响。 《黄帝内经》强调:“顺四时而适寒暑,服天气而通神明”。告别了干燥的春季,迎接暑热的夏天,以下这些立夏节气的功课不可不知! 道医认为:“暑易伤气”,“暑易入心”。立夏时节,时值乾卦,自然界阳气渐长、阴气渐弱,相对人体脏腑来说,肝气渐弱,心气渐强。因此,夏季养生要以“养心”为主。夏季养生,自然是要以养心为主。 立夏处于二之气的最后15天,火气依然炽盛,仍要小心上火和肺部疾病。 若有上火症状,可用通阳汤加解毒散、麦冬、百合各10克,水煎服;若火热过盛,可再加蒲公英和鱼腥草各10克。 立夏之后日照时间更长,而天气变暖的速度也会加快,这个时候,阳气越来越重,多喝水以退热降火滋养阴液。饮食原则是“春夏养阳”,而养阳重在“养心”。此时胃病较易发,要注意防范。 立夏节气常常衣单被薄,即使体健之人也要谨防外感,一旦患病不可轻易运用发汗之剂,以免汗多伤心。因“血汗同源”。 1养生重养“心”,天热宜戒怒夏三月(农历四、五、六月)是草木繁盛万物秀美的季节。这时,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阴阳之气相交,万物开花结果。人们应该晚睡早起,面对白天燥热的天气,也要心态平和。顺应万物生长,使体内的阳气能够向外散发。 故立夏养生要注意“养心”,四季中夏天属火,火气通于心,加上气候炎热,汗液外泄,易耗伤心气,令人烦躁不安。要静养,避免大量出汗,“汗”出伤阳。在饮食方面也要坚持“增酸减苦、补肾助肝、调养胃气”的原则,宜清淡,多吃蔬菜、水果、粗粮。 《医学源流论》曰:“心为一身之主,脏腑百骸皆听命于心,故为君主。心藏神,故为神明之用。”在中医文献中对心解释为血肉之心和神明之。血肉之心即指实质性的心脏;神明心,是指接受和反映外界事物,进行意识、思维、情志等活动的功能。《医学入门》曰:“血肉之心形如未开莲花,居肺下肝上是也。神明之心……主宰万事万物,虚灵不昧是也。” “心为火脏,烛照万物”故凡脾胃之腐熟运化,审阳之温煦蒸腾,以及全身的水液代谢、汗液的调节等等,都与心阳的重要作用分不开;其二,心与夏气相通应。即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四时阴阳消长变化,与人体五脏功能活动是相互关联、相互通应的。心通于夏气,是说心阳在夏季最为旺盛,功能最强。提醒人们在春夏之交要顺应天气的变化,重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zixina.com/lzxyyxg/3968.html
- 上一篇文章: 白发与身体的关系,不看后悔附防治方法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