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养心通关秘籍吃1红,拍1穴,喝7茶,
“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中医养生讲究顺应天时,一切皆源于自然。 按照五脏主时来看,夏季为心所主,此时已进入三伏天,天气极其炎热,易消耗心脏阳气;同时,天热则多汗,而汗为“心之液”,出汗过多对心脏阴液消耗大。 对于心脑血管病患者而言,三伏天更是一道坎!人在夏季的高温状态下,血管扩张,心率加快,回流心脏血液和心肌供氧量大大减少,再加情绪不稳、喝水少、昼长夜短睡不好等原因,容易出现血管堵塞甚至引起心肌梗死。 所以夏季养心,就成为了重中之重。 夏季养心,记住这几点 1、心静自然凉 天气炎热,人们心神容易受扰动而不安,出现心神不宁,心跳加快,不利于养心。此时,首先要心静,静则生阴,阴阳协调才能保养心脏。 2、饮食宜清淡 饮食上要保持清淡,平抑心火,补益心气,同时也要调养肝、脾等,以低盐、低脂、多维生素、清淡的食物为主。 3、多喝水 天气炎热出汗多,易耗精伤阴。水为阴,喝水可以直接养阴生精,是夏天保健的第一良方。 4、有空就做做深呼吸 在每天早上起床之后,选择一处空气清新的地方,闭上双眼,用鼻子深深吸气与呼气,可以令人保持平静,养心养神,对身体非常好。 夏季必吃红色养心果 中医认为“红为火,入心补气补血”,故红色食物进入人体具有养心益血的作用;现代医学也证实了红色蔬果中富含抗氧化剂番茄红素,能够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平时可以多吃番茄。需要提醒的是,比起生吃番茄,炒熟的番茄中番茄红素的含量更高,在消化过程中存活率较大,易被吸收。 中医也认为,生吃番茄不适合脾胃虚寒的人,最好煮熟食用。 夏季多喝养心茶 1、桂圆红枣茶 心气弱、爱心慌的人群,可以试试养心益气的桂圆红枣茶,女性适量多喝,还能美容养颜,喝出好气色。 饮用方法:龙眼肉20克、红枣(去核)5枚,放入养生壶加水煮开即可饮用!也可放入少量枸杞和冰糖调味。 食材功效:龙眼肉味甘、性温,归心、脾经,可补益心脾;红枣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可以养心血。但要注意桂圆、红枣甘温偏热,多喝此茶容易上火,不要天天喝。 适用人群:思虑过度、精神不振、失眠多梦、心悸健忘者。 禁忌人群:有痰火、阴虚火旺、感冒、咳嗽、咽痛、胃酸过多者、孕妇。 2、莲心茶 方法:莲子心每次用量3~10克,用一杯滚烫开水冲泡(毫升左右),焖约10分钟即可。莲心茶味苦,为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可适量加些蜂蜜。 适用人群:心胸烦热、失眠、小便黄、便秘、舌尖深红,或口舌生疮等心火炽盛者。 禁忌人群:脾胃虚寒、湿盛胀满、水肿者。 3、苦丁茶——去胃火 适用人群:胃火旺出现牙疼或者伴有牙龈出血。面赤发热、咽痛、口臭、胃中灼热、口渴喜冷饮。大便秘结等。 饮用方法:可以取1-2克苦丁茶,放入养生壶煮开即可饮用,刚开始可以用少量的,待适应苦味之后在逐渐增加。 效果作用:苦丁茶擅长清胃火,消暑热。现代临床应用表明,苦丁茶具有消暑解毒、消炎杀菌、化痰止咳、健胃消积、提神醒脑、降血压、降血脂、降胆固醇等。 4、祛湿通便八珍汤 食材准备:银耳1朵、莲子3克、百合3克、枸杞3克、红枣2颗、薏仁5克、决明子5克、石斛5克; 做法:将银耳、莲子、百合泡发,连同其他食材一起放入养生壶中,加适量水,选择功能,启动机器,待机器自动熬煮结束后即可。 营养价值:银耳俗称白木耳或雪耳,可以润肺清热,所有食材通过养生壶的充分熬煮,将营养成分都释放到水中,夏季饮用养生效果非常好,可以去湿气的同时还能清理肠道垃圾。 5、补血润肺柠檬汤茶 食材做法:山楂3颗、桂圆5颗、柠檬20克、雪梨75克、莲子10克、百合5克、水1.2升、手工黑糖一勺; 将山楂切半,桂圆去皮、雪梨切丁,莲子、百合泡发备用;将所有食材一起放入养生壶中,选择功能,待机器自动停止即可饮用; 营养功效:柠檬具有生津解暑开胃、清热化痰、抗菌消炎、延缓衰老抑制色素沉着的作用;柠檬和雪梨中都含有丰富的柠檬酸,可以帮助预防感冒、刺激造血,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 6、自制解暑酸梅汤 食材:乌梅、桂花、甘草、冰糖、陈皮、山楂、水; 做法:将所有原材料除了冰糖和桂花外放入到养生壶的茶滤中,选择模式即可,在煮好后加入适量的冰糖和桂花,放凉即可饮用。 营养价值: 酸梅汤从营养成分上来说有机酸含量非常丰富,如柠檬酸、苹果酸等。其中,有一种特殊的枸橼酸,它能有效的抑制乳酸,并祛除使血管老化的有害物质。 当夏日疲惫的时候,喝杯酸梅汤可以起到很好的提神作用,让肌肉和血管组织恢复活力。另外,这么多酸性物质还可以促进唾液腺与胃液腺的分泌,能够生津止渴。 7、四神汤 食材原料:薏米、山药、茯苓、莲子均适量; 做法:将所有食材清洗干净,一起放入养生壶,加水至1.2升,启动模式,待养生壶自动停止即可。 营养价值:将薏米、山药、茯苓、莲子四种食材放入养生壶中熬煮,做出养生功能极佳的“四神汤”,可以健脾养胃、利水祛湿、安神镇静。对于脾胃不和者、体内湿气较重者、肥胖人群、失眠多梦者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四个养心小动作 1、晨起搓手 晨起搓搓手,有益心脏健康。 经常搓手还能刺激手心的劳宫穴,通过经络刺激心脏,让脏器兴奋起来,帮助人体迅速恢复体能。 2、伸懒腰 古人养生十大要诀中很重要的一条:“常伸懒腰乃古训,消疲养血又养心。” 伸懒腰,集深呼吸、扩胸、展腰、举臂、绷腿等动作于一身,可通畅血脉、活络筋骨,有意地伸上几个懒腰,可以令全身舒爽、精神愉悦。 3、转脚踝 如果说脚是人体第二心脏的话,脚踝可以称其为联结两颗“心脏”间的重要交通枢纽。脚踝上分布着淋巴管、血管、神经等近十个重要组织,同时还兼具商丘、昆仑等穴位,默默调理着全身过半的经络。 时常转转脚踝,可带动全身血脉的通畅,起到护心的效果。 转脚踝可站着或坐着。站立时,重心移向左脚,右脚尖点地,以足尖为支点旋转脚踝。 坐位时,将左脚放于右腿上,左手轻扶左脚踝,右手握左脚五趾活动脚踝。 4、踮脚尖 踮脚尖,可使心肌得到充足的氧气供给,并且能够保证人的心率正常,从而有益于心脏。 站着踮脚尖:穿一双平稳的平底鞋站好,将脚跟抬起,用脚尖支撑身体,约2秒后落下脚跟,站稳后继续将脚跟抬起,用脚尖支撑身体,反复进行。每天做3次,每次5分钟左右。 坐着踮脚尖:双腿90度端坐在椅子上,膝盖与大腿保持水平,踮起脚尖几秒后放下,每次踮30~50次,也可反过来踮起脚跟。 拍打心包经养心 有人把心包经叫“救命的心包经”,它是主管心脏外围如心包、心血管等的经络。 心包经淤阻就会引起胸闷心痛,严重时会引起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甚至瘁死,可见这是一条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的经络,利用它可及时、尽早地发现并预防心血管疾病。 心包经的位置 心包经是人体的十二经脉之一,循行部位起于胸中,属于心包络,通过横膈,依次循序下行,通过胸部、上腹、下腹,联络三焦。 心包经在胸部的分支,从胸中出于胁部,经腋下三寸处,上行至腋窝,沿上肢内侧,于手太阴、手少阴之间,直至肘中,下向前臂,走两筋之间,过腕部,人掌心,到达中指桡侧末端。 心包经在掌中的分支,从掌中分出,沿着无名指尺侧至指端,与手少阳三焦经相接。 也就是说,心包经的穴位从胸前的天池穴开始,穿过腋下,走过手臂中线、手心,到达中指的中冲穴,一共9个。 拍打心包经的方法 中医认为人体经络气血运行畅通是健康的基础,通过拍打经络,可以起到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排出体内污秽之气的作用。经常拍打心包经可防治心血管系统疾病,如心绞痛、心动过缓、心动过速、胸闷等。 不过,拍打心包经要讲究方法,比如手法强弱、每天拍几次、拍到什么程度、什么时候拍等,都有一定的讲究,3个技巧请记牢。 首先,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操作方法,根据心包经上不同的穴位,采取点、按、揉、掐或拍、打、推、拿等手法对心包经进行刺激。 其次,在拍打心包经的力度上,应该遵循由轻到重,由浅入深的原则,循序渐进,让身体慢慢适应。切忌一开始拍打心包经就用力过度,否则会适得其反。 最后,早上、晚上7-9点是肺经运行时期,这两个时间是拍打心包经的最佳时间!拍打心包经的时候,要选择空气流通的室内进行,拍打时注意全身放松,保持呼吸顺畅。循着双侧上臂内侧中线,由上向下拍打,每日1-2次,每次20分钟左右。 拍打心包经的好处 心包经的气主要巡行于胸口到胃,支线沿着心包经的穴道巡行腋下手心、中指。因此,当心包经运行不顺时,也会影响到身心健康。特比是心脏不好的人,心包经就会运行不顺,导致气色不好、呼吸困难、走几步路就喘、不能做剧烈运动等,给生活和健康带来麻烦。 那么,除了保护心脏,预防心脏疾病,拍打心包经还有什么好处呢? 1.拍打心包经,可以化解心气郁滞。 2.拍打心包经,可以促进心包经通畅,提高脾脏能力。 3.拍打心包经,可以减弱心脏泵血能力,降低肥胖风险。 拍打心包经,在保护心脏的、预防心脏疾病的同时,还可以预防其他的疾病,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以上这些夏季养心的小知识,你都学会了吗?不如分享给亲友,一起享健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zixina.com/lzxyyxg/5233.html
- 上一篇文章: 小郎中学医记第二部月季花凌霄花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