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过后,少吃咸多吃苦,平平安安这样补
立冬,冬三月之始。表示冬季自此开始。此时,北方草木凋零、动物蛰伏,万物都趋于休止,开始养精蓄锐,为春季的勃发做储备。 冬天来了,你准备好了吗? 立冬养生,重在“藏” 古人对“冬”的解释是:“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一直以来,我们也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那么立冬之后,表明冬季的来临,养生的重点就在于“藏”,重在“收藏,适当进补,辅以运动和精神调养。”起居:养精蓄锐冬季要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睡个懒觉也是可以的,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年轻人要避免夜生活过于丰富而挤压睡眠时间。 晨练时间宜推迟,以免晨起感受风寒,午后黄昏锻炼其实更适合。运动方式也应以“慢运动”为主,避免挥汗如雨。 饮食:进补有道1.少吃咸,多吃苦,平平安安来进补 冬季为肾经旺盛之时,而肾主咸,心主苦。 若冬季咸味吃多了,就会使本来就偏亢的肾水更亢,五行水克火,从而使心阳的力量减弱,所以此时应该多吃些苦味的食物,以助心阳,这样就能抗御过亢的肾水了。 推荐:苦味食物 陈皮陈皮在药用上有理气、健胃、燥湿、祛痰的功效。莲子心莲子心味苦,主要成分含有莲心碱、异莲心碱、甲级莲心碱、荷叶碱、前荷叶碱、牛角花素、甲基紫堇杷灵、去甲基乌药碱,有清热、安神、强心的功效。苦荞麦苦荞麦,别名菠麦、乌麦、花荞等,《本草纲目》记载:苦荞麦性味苦、平、寒,有益气力、续精神、利耳目、降气宽肠健胃的作用。芦笋芦笋味甘苦、微寒。具有清热化痰、益气和胃、治消渴、利水道、利膈爽胃等功效。经常食用芦笋不仅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去积食,防便秘。苦菜苦菜又名荼、荼草、苦马菜,为菊科植物苣菜的全草。中医认为,苦菜性味苦、寒,具有清热凉血、解毒的作用。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一书中指出:“苦菜调十二经脉,安心益气,轻身耐老,强力明目……”芥兰芥兰味甘,性辛,具有清热解暑、利水化痰、解毒祛风作用。对肠胃热重、熬夜失眠、虚火上升,也可治疗缺少维生素C而引起的牙龈肿胀。杏仁杏仁的营养价值丰富,杏仁含有丰富的单不饱和脂肪酸,有益于心脏健康;含有维生素E等抗氧化物质,能预防疾病和早衰。杏仁中含蛋白质27%、脂肪53%、碳水化合物11%,每百克杏仁中含钙毫克,磷毫克,铁70毫克,还含有一定量的胡萝卜素,抗坏血酸及苦杏仁甙等,可以控制体重,促进皮肤微循环,使皮肤红润光泽,具有美容的功效。苦笋中医认为,苦笋味甘,性凉而不寒,具消暑解毒、减肥健身、健胃消积等功效。莴笋莴笋又叫千金菜、莴菜。中医认为,莴笋性凉,味苦、甘,入肠、胃经,它具有通利小便、开胸利膈、顺气调中、清热止渴的作用。适于治疗小便不利、脾胃气滞、饮食不振、消渴多饮等病症。莴笋可炒、可拌,炒要用大火快炒,拌要放少许精盐稍腌后,挤去汁,再食用。茶叶茶叶味甘苦、性微寒,能缓解多种毒素。茶叶除了泡水喝,其实做菜也是不错的选择,菜品中带有淡淡的茶香为,有着它独特的味道。芹菜叶芹菜叶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具有健胃、利尿、净血、调经、降血压、镇静、补铁、补钙等作用。等量的芹菜叶和茎相比,叶中的蛋白质高45%、胡萝卜素高28倍、维生素B1高4倍、维生素B2高4.5倍、尼可酸高3倍、维生素C高5倍。蒲公英这是一种菊科植物。蒲公英带根的全草,既可作蔬菜充饥(多用嫩叶,凉拌、烹熟皆可),也可入药治病。可起到清热解毒、缓泻、利胆、保肝、健胃、降血压、提神醒脑、抗菌抗癌的功效。2.少年重养,中年重调,老年重保 人有男女老幼之别,体有虚实寒热之辨,立冬进“补”,也要因人而异。 少年阳气正盛,小补即可;而中年人就要根据身体状况进行相应的调理,比如最近很劳累,身体损耗太大,就需要特别重视调养;老年人往往患有多种慢性疾病,更应多重视保护。 推荐:黑芝麻红枣粥 立冬过后天气更冷,推荐喝碗黑芝麻红枣粥,能迅速温暖身体,老少咸宜。血脂高者还可再加点荞麦或燕麦等富含膳食纤维的粗粮一起熬粥食用。 做法:大米洗净,红枣洗净去核、黑芝麻去杂质备用;冷水烧开后,放入大米(大米、水=1:7);用大火煮沸后,加入红枣肉、黑芝麻,转小火慢慢熬煮30分钟即可出锅。 小提醒:红枣是温热食物,吃多易上火,每人每天3~5颗为宜。挑选黑芝麻时用手捻一下,若褪色可能是被染色了,也可以掐一下,天然芝麻里面应该是白色的。 3.南方清补,北方温补,高原润补 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气候差异很大,北方地区的冬季天气寒冷,进补宜大温大热之品,如牛、羊肉等。 而长江以南地区虽然已入冬,但气温较北方地区要温暖得多,进补应以清补甘温之味为主,比如鸡、鸭、鱼类。 地处高原山区,雨量较少且气候偏燥的地带,则应以甘润生津之品的果蔬、木耳、梨为宜,比如做一道冰糖炖雪梨就是不错的膳食。 注意保暖立冬之后,气温骤降。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尤其要护好头部、手部、脚部;外出时戴手套、帽子、围巾,穿大衣;睡前用热水泡泡脚;刮大风时最好不要迎风行走。 适当锻炼冬季不能因为天气寒冷就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也要适当感受天地间的寒凉之气,走出室外,激发身体潜能,提高身体免疫力。 老年人应注意局部的保暖,可多做一些柔和的锻炼,如练太极拳、八段锦等养生操。 立冬宜补冬,养生补嘴空 老百姓常说,“立冬宜补冬,养生补嘴空”。在这个最适合进补的季节,赶紧学几个补气血的经典方,把全家人的气血都补得足足的吧。 水煮花生米:女性补气血的“良药”气血亏虚似乎和女人更“亲密”。元代著名医家朱丹溪曾说“女子阴常不足,阳常有余”,因为女性一生经、带、胎、产、乳,都需要损失大量的精血津液,即伤阴。 所以相对于男人,女人更需要补气血。由于气血的消耗往往是造成女人气血亏损的原因,所以造血的原材料——铁质就显得尤为重要,女人补血最要补铁。 花生米是补气血的“良药”,尤其是在女性经期过后,需要补充流失掉的铁。但最好是用水煮,补阴作用尤佳。炸花生米油脂含量高,吃多了还易“上火”。 清炖牛肉:最适合男人的补气血佳品气血亏虚也经常会找上男人。尤其是现代男人承受很大压力,工作忙碌,生活不规律,很容易出现气血暗耗。相对于女人,男人气虚更多一些。 上班时,硬撑着,一下班,便神疲体倦,一动都不想动了。相对于女人,男人的活动量大,新陈代谢快,因此,可以多吃一些肉类来进补,血肉有情之品比青菜更能补充气血。羊肉偏燥,牛肉更好。 做法以清炖为宜,中医讲“隔水做”补阴,烧烤的牛羊肉不宜多吃。 韭菜炒黄鳝:除风祛湿缓解关节疼痛韭菜自古就有“蔬菜之荤”的美称,冬天食用不仅可以除风祛湿,对关节疼痛也有缓解作用。中医认为,黄鳝是温性食物,可补肝肾、益气血、强筋骨。 做这道菜首先要将黄鳝洗净切成寸段,用姜汁至少腌10分钟(去除腥味)。先将黄鳝炒熟,再放入韭菜。由于黄鳝体内有一种颌口线虫的囊蚴寄生虫,如果没有烧熟烧透,会有感染颌口线虫的风险,因此,一定要炒熟。另外,要选长得比较饱满、活泼、颜色明黄的,太老或太小的都不太好,当然,不要选购死黄鳝。 小提醒:火气重的人不易多吃。 羊肉萝卜汤:补脾益气之首选寒风起,羊肉肥,立冬进补,羊肉是首选。羊肉有补脾益气的功效,而萝卜是凉性食物,与羊肉搭配,堪称冬日进补绝配。 把羊肉切块放入冷水中慢慢加热(若一开始放入沸水中煮,不利于肉中杂质排出),水沸后捞出;再加入热水以及葱、姜、八角一起炖制,快熟时放入萝卜即可。注意盐要在快出锅前放,加盐过早会导致肉不容易炖熟。 小提醒:羊肉中嘌呤含量较高,痛风患者不要多吃。另外,购买时要选择羊肋部的肉,炖出来口感较好,而且有嚼头。 保平安的“三杯茶” 黑茶——降脂降压黑茶具有顺肠胃的功能,对于容易积食的冬季肠胃来说,具有很好的缓解功效。 同时,黑茶在降血脂降血压方面有显著的功效,丰富的茶多糖是黑茶发挥保健作用的关键。还有提高免疫功能,抗血凝的作用。立冬之后多喝点黑茶对身体十分好。 红茶——预防流感立冬之后,流感多发,预防流感不妨喝点红茶,冬天直接用红茶漱口或者泡茶来喝可以有效预防流感。红茶性甘温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糖,能够增强人体的抗寒能力,还可以去油腻。 乌龙茶——防止干燥立冬以后,嘴唇干燥脱皮是最为明显的身体反应之一,而乌龙茶不寒不热,有润肤、润喉、生津、清除体内积热的作用。 所以,立冬之后多喝点乌龙茶可以缓解由于维生素缺乏而出现肌肤干裂的情况。 立冬后,正是流感大行其道之时。“藏”好身体,补足气血,提高自身免疫力,才能抵御流感侵袭! 未亚健康·让亚健康止于未亚 当今社会,75%的人属亚健康状态。 疲劳就是亚健康的主要表现, 就是中医讲的欲病。 疲劳若不及时调理,对人的身心影响很大。 长期疲劳会导致人体发病, 促发重症,甚至发生猝死。 疲劳主要分为三种形式的疲劳: 身体疲劳:疲乏无力、失眠嗜睡、疼痛僵硬 心理疲劳:焦虑不安、抑郁寡欢、恐惧胆怯 脑力疲劳:记忆下降、思维紊乱、神经衰弱 未亚健康 长按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zixina.com/lzxhxcf/4671.html
- 上一篇文章: 老中医强烈推荐白头发长在这里最危险一招
- 下一篇文章: 花椒泡水喝一次放几颗花椒泡水能每天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