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8仪器 http://m.39.net/disease/a_6203672.html

作者:内分泌科王斌

疾病是一种失衡状态。中医认为,健康就是平衡,平衡包括心和身的平衡,衡量健康的尺度是调衡的能力,包括心理承受能力、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疾病就是失衡。失衡的隐性状态叫“未病”,失衡的显性状态叫“已病”。由健康发展到疾病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同时也是“未病”由萌芽到凸现的经过。

无论何种疾病都不可能是突然而起的。它必然要经过一定的隐伏阶段,也就是说,病理变化的信息量必须经过一个“蓄积”过程。当病变信息量较少时,人体一般从外观上难以看出明显的变化,随着信急量逐渐增多,可以表现出轻微的症状,虽有不适,但对人影响不大,直至病变严重才引起明显的全身或局部的典型症状,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发病”。

现代的糖尿病包含在中医的“消渴病”范畴,其未病阶段即糖尿病前期,主要表现指糖耐量低减(IGT),而处于这一阶段的人群如能及早治疗往往能够恢复正常的水平。纵观糖尿病发展过程,正是由“未病”至“已病”的具体体现。糖耐量低减是糖尿病前期的主体,也就是处于“未病”状态。几乎所有2型糖尿病的患者都要经过IGT阶段,IGT患者发生糖尿病的机率是正常人的倍,更为重要的是IGT能够被逆转。因此,防治IGT是阻断糖尿病前期发展为糖尿病的最后关口。

加大对IGT防治的投入是从根本上降低糖尿病医疗费用的重要举措,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糖尿病前期患者往往没有“三多一少”的症状,大多数患者是在体检过程中发现血糖略有升高,还可能伴有高血压、高血脂、超重或肥胖等代谢综合征。患者虽无所苦,但由于现代医学先进的检测手段以及中医证候的客观体现,处于“未病“状态的这一类人群则有可能避免发展为“已病”。

“治未病”理论是中医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己提及,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谓:“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己成而后药之,乱己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灵枢·逆顺》亦云:“上工刺其未生者也……故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故而,治未病就是在疾病未生之时进行保健治疗,此开中医预防思想之先河。

在针对糖尿病前期的防治中,中医治未病的思想理论不仅与许多大型现代临床研究结论暗合,其中药的有效干预,更是起到了现代医学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生活方式干预

对IGT人群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可有效降低糖尿病发病率,这己经得到很多大型试验(包括我国大庆的研究,美国糖尿病预防训计划,芬兰糖尿病预防研究和欧洲的糖尿病预防研究)的证实。传统医学在防治消渴病(糖尿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对防治IGT有明显参考价值。

1.1调摄精神,保养正气――中医的心理疗法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是养生中最突出的问题,也是《黄帝内经》论述养生方法之重点。真气,在此为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的泛称,是抗御外邪、营养机体的基本物质。“恬淡虚无”指的是精神、情志要保持安静,是情志调摄的具体措施,真气在体内的正常运行与人体的精神因素有密切的关系。如果情志恬淡,真气不受外来因素的干扰,其运行就能正常。“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是健康的重要因素。

消渴病与五脏关系甚密,情志为病也是消渴病的一个重要致病因素。《内经》中指出:怒则气上逆…脉不行,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瘅”。精神情志活动与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有密切的关系。突然强烈的精神刺激,或反复、持续的精神刺激,可使人体气机逆乱,气血阴阳失调而发病。情志刺激可致正气内虚,招致外邪致病,在疾病过程中,情志波动又能使疾病恶化,而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则气机调畅,气血平和有利于恢复健康。所以,调摄精神,可以增强正气抗邪能力,预防疾病,可见调摄精神、保养正气是重要的养生方法之一。

1.2加强锻炼,增加体质――中医的运动疗法

经常锻炼身体,能增强体质,减少或防止疾病的发生。很多研究资料表明,肥胖症患者往往有高血压、高血脂和葡萄糖耐量异常;体重超重、肥胖和脂肪蓄积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日前己公认运动养生法是综合治疗消渴病的重要疗法之一。运动能促进气血流通,强壮脏腑,增强体质,防止消渴病的发生。对于消渴病患者,运动可促进机体组织对精微物质的吸收和利用,减少精微的流失,对肥胖的患者尤为重要。有研究表明,运动可调节糖耐量,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和减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素问·上古天真论》提出的运动方法有”呼吸精气,独立守神”等。运动防治消渴病,应遵循的原则是适度运动,因人而异,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动静结合,形神并兼,动以养形,静以养神。

1.3节制饮食,固护脾胃——中医的饮食疗法

《内经》指出:要“食饮有节”,不能“以酒为浆”,体现了节制饮食的养生方法。气血津液是人体赖以生存的营养物质,来源于饮食,它的化生主要靠脾胃的作用。若食饮无节,损伤脾胃,则后天之本不固,气血来源乏竭,正气虚损,成为导致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饮食疗法是糖尿病的基本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要控制饮食,二是要合理营养。合理的饮食在糖尿病的治疗中可减轻胰岛负担,降低餐后血糖。正如孙思邀所云:“其所慎有三:一饮酒,二房室,三咸食及面,能慎此者,虽不服药而可无他,不知此者,纵有金丹亦不可救,深思慎之!”《内经》即己确立了有关饮食宜忌的基本原则,经过后世的不断完善,现己成为中医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饮食失宜是消渴病的首要发病因素,如《内经》云:”其人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即过食肥甘导致肥胖,并影响脾胃运化,酿生痰浊、内热,气机升降失常,精微不布可成消渴。现代流行病学调查证明,消渴病患者病前超体重者多达60%一80%。由此足见饮食养生法的重要性。

1.4起居有常,不妄作劳——中医的行为干预

“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人年,度百岁乃去”。意思就是说,要保持身体健康,精神充沛,益寿延年,就应该懂得自然变化规律,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强调顺应自然界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变化规律,做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借以提高人体对外界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合理安排起居作息,妥善处理日常生活,对于消渴病患者同样十分重要。起居调摄养生法主要有以下两个方而:一是起居有常,作息制度必须符合阴阳消长规律,顺四时不同而定起卧规则。如果起卧无常,则可影响人体内气血阴阳的正常生理状态,对消渴病起推波助澜的作用。二是不妄作劳,包括劳力和房劳,这里的劳力更强调脑力脑动。中医认为,过度的脑力劳动损伤心脾,消耗阴血;房事过度,耗伤肾精,伐伤肾气,两者最终打破了人体气血阴阳的平衡,导致阴虚内热,成为消渴病发病的重要病理基础。

2中药调理,改善生活质量

在糖尿病前期患者中,仅有一小部分人可表现为口干多饮、多尿或多食等症状,而大多数仅有乏力、倦怠、小便混浊发粘等不典型症状或并无明显症状。西医有时采用小剂量的二甲双胍或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进行干预治疗,可以阻止一部分患者向糖尿病转化。中医的辨证求本能从整体出发来调整患者的代谢紊乱以及促进内分泌的改善。但因IGT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现在没有统一的辨证分型,所以我们进行大范围的IGT调研,并结合临床患者表现进行分型,考虑其病机主要为郁热和脏腑虚弱两大方面。

郁包括肝郁、胃郁,热包括肝热、肺热、胃热、肠热。医院的仝小林教授认为“郁而化热”是从糖尿病前期发展至糖尿病的关键环节,因此糖尿病前期防治重心须抓住“开郁清热”。疏郁首选经方大柴胡汤。柴胡疏肝郁,柴胡、黄芩、白芍药清肝热、肺热,积实、半夏、生姜、大黄疏胃郁、清肠热。同时选用辛香疏络之降香、檀香等辛香走窜之品和清热之黄连、黄柏、石膏、竹叶等在糖尿病前期阶段应用具有可靠的疗效。医院的院内制剂——消渴合剂,亦是从清热化浊开郁入手,针对糖尿病前期和初发糖尿病的病人,其中黄连能解毒,辅以生黄芪健脾升清解毒,断滞浊之源;玄参凉而养阴,解毒散结;苍术配伍蚕砂可化浊扬清,丹参合生地化瘀护阴等,全力一协同可达热清、浊化、毒解,气血以行之功。

脏腑虚弱主要是指脾肾两脏,脾虚可致湿阻,且脾虚湿阻者的胰岛素明显升高,提示脾虚可能是导致胰岛素功能障碍,诱发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从而导致糖代谢异常的始动原因。主张使用健脾化湿益气的中药比如七味白术散、白虎人参汤、参苓白术散等治疗,以运脾升清提高机体运化水谷之力,增强机体散精利用之功,更能恢复其水谷代谢平衡。肾虚可见先天禀赋不足,肾气亏虚,阴精不足导致,临床上主张用补肾养阴等中药如六味地黄胶囊等治疗。我们针对脾肾两虚,浊瘀内阻的患者,临床上应用肾消颗粒取得了良好的疗效,该方药以古方·玄菟丹为基础化裁而制,玄菟丹在《和剂局方》中谓其是“三消渴利神药,常服禁遗精,止白浊,延年”。方中大剂量菟丝子强阴益阳,能治精气遗泄;黄芪健脾升清,解毒利湿;五味子滋肾生津;莲子肉清心止浊;茯苓淡渗通心气于肾;加山药健脾运湿;丹参活血化瘀等。方组优化后功能益肾健脾,清心化瘀浊以固本复旧,达到系统而整体调治之目的。临床不仅能控制血糖,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疗效亦佳。

总之,从“治未病”看中医在糖尿病前期防治的作用,“治未病”的理念势必将引导现有医疗模式的改进,将疾病治疗重心应该提前。而中医辨证施治侧重于宏观调控,结合现代医学对微观的精确揭示,将中西医理论有机的加以融合,互相促进,互为补充,以形成有创新性的、更有意义、更便于临床应用的“未病”指标。治未病将是今后医疗的新热点,中医也将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随着诊断水平的提高,以往不能发现的大批潜病人群必将显露,治疗间窗也随之大大提前,因此不难预见疗程的缩短、经济负担的减轻和患者依从性的提高,最终真正获益的将是我们广大患者。

图片来源网络

编辑Moon、Sisy

推荐阅读

?夏季护肤三部曲

觉得不错,请在下方点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zixina.com/lzxhxcf/4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