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粒,大药效这3种药效,90的人都
▲?点击上方即可收听佟彤主播节目点击这里收听更多养生妙招 小麦,就是我们吃的白面,它不仅是粮食,有食用价值,还有药用价值,中医早早的将它入了药。比如,成书于东汉的《伤寒论》,其中的“甘麦大枣汤”就用到了小麦。 中医把能入药的小麦主要分为2种,分别是淮小麦和浮小麦,它们2个虽然同是小麦,但性状却不相同,药效也有所不同。 淮小麦,入心经 养心宁神,平复情绪 首先是淮小麦,它是江淮地区出产的颗粒饱满的小麦。中医认为淮小麦入心经,中医的“心”既包含了西医的心脏,还包含了和情感思维相关的大脑、中枢神经系统,所以入心经的淮小麦,有平复情绪、养心宁神的作用,中医常用它来治疗精神系统的问题。 一些女性会毫无缘由的心情低落、委屈,甚至是想哭,特别是更年期的女性,针对这种情绪问题,中医会用甘麦大枣汤来调理。它最早是用来治疗妇人“脏躁”之症的,就是更年期前后,女性因为激素紊乱而出现的焦虑,以及的全身不适。 ▲淮小麦 甘麦大枣中没用到什么名贵药物,只有淮小麦、大枣、甘草3味药,其中淮小麦是非常关键的一味药。为此,后世很多医家单用一味淮小麦(淮小麦30-50克泡茶喝),就让很多心情低落、闷闷不乐的人情绪得到疏解。 小麦胚芽: 小麦入心经的关键 这里可能很多人要问我,既然小麦磨成粉就是面粉,那么为什么每天吃由面粉做的馒头、面条,没有养心宁神、平复情绪的作用呢? 之所以馒头、面粉没有淮小麦的作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现在吃的面粉都是去掉小麦胚芽的小麦,再碾压成粉的。去掉小麦胚芽是因为它含有油脂,容易被氧化,非常不便于保存,所以为了面粉的保存和卖相,食品加工业发展之后的面粉,都是没有小麦胚芽的。 常用来养心安神的药物或者食物多是芽或者芯,比如麦东芯、莲子心,因为它们要比单纯入心经的百合、绿豆,安心神的效果要更好。也就是说,小麦胚芽是小麦入心经的关键,而这也是为什么带芯的小麦能单独成一味药的原因。 浮小麦 清虚热,能止汗 除了淮小麦,能入药的小麦还有一种叫浮小麦。顾名思义,就是能够浮在水面上的小麦,这种小麦多是没有长好、干瘪的麦子,虽然在农户眼里不值钱,但在中医手中却是止汗的“灵药”。 ▲浮小麦 中医认为浮小麦入心经,性凉味甘,有清虚热、止汗的作用,多用于汗出不止的情况,每次可以用30克浮小麦泡茶喝。 如果是气虚导致的自汗,也就是白天稍微一动就浑身大汗,同时很容易疲劳,这时候可以用玉屏风颗粒配合浮小麦茶(每日30克),可以起到补气敛汗的作用;如果是阴虚导致的盗汗,也就是晚上睡觉容易出汗,可以用麦味地黄丸搭配浮小麦茶(每日30克),这么搭配有滋阴敛汗的效果。 麦芽分这3种 生麦芽、炒麦芽、焦麦芽 此外,麦芽是中医临床常用的一味中药,中医健脾时常会用。麦芽其实就是发了芽的小麦,中医根据不同的炮制方法,将麦芽分为生麦芽、炒麦芽和焦麦芽。 生麦芽:生发脾气 生麦芽是生发脾胃之气的。有的人大病或者体质的原因,没有舌苔、食欲很差,这意味着脾胃之气受损严重,需要尽快培补胃气让舌苔长出来,这个时候就可以用生麦芽,借助苗芽的生发之势,使舌苔长出来。 ▲麦芽需要注意的是,这个麦芽绝对不能炒,因为炒过的麦芽,生发之性就差了,作用就由生发转为健脾了。 炒麦芽:健脾温胃 炒过的麦芽,重在健脾温胃。很多人吃点凉的,或是稍微吃多点就胃疼,平时食欲很差的时候,中医会让你用10-20克炒麦芽,配上同样剂量的炒谷芽、炒稻芽,煎汤煮水喝。 ▲炒麦芽 如果舌苔也很腻,还可以再配上燥湿的陈皮,这样喝上2-3天,脾胃的消化能力和食欲,很快就会因为脾气健运而恢复。 焦麦芽:健脾导滞 焦麦芽,就是将麦芽炒至焦黄色。当脾虚而食积严重,特别是孩子吃多了、伤食的时候,或是因食积引发了腹泻,都可以用焦麦芽来调理。 ▲焦麦芽 中医认为,焦麦芽有健脾导滞的作用,还有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可以吸附大便中过多的水分而止泻。在中医临床中,焦麦芽常和神曲、焦山楂配伍使用,俗称“焦三仙”。当你食积明显时,用焦三仙来消食化滞,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END 健脾养虚,百病不扰 甄选炒麦芽、炒稻芽、炒谷芽和优质陈皮,遵从中医健脾之意,更没有西药“胃动力药”的副作用。让慵懒的肠道运动起来,只需要这一杯名副其实的“胃动力茶”。↓↓点击图片快速购买↓↓ 策划编辑:十五子 图片来自网络,属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部分作品若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以协商授权事宜。 如有健康疑问,可点击这里向我咨询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养生好物! 有用请给我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zixina.com/lzxsljz/6029.html
- 上一篇文章: 艾灸疗法轻松治愈顽固性口疮见效快,基本
- 下一篇文章: 这些茶是高血压的克星,开水时放一勺,降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