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汗出受风寒,面瘫口歪眼斜,通过针灸、推拿、中药、内服外用四种途径来治疗面瘫。

面瘫又叫小中风。我们经常说的中风,脑出血、脑梗、蛛网膜下腔出血、一过性脑出血等等,就是所谓的脑血管意外,是大中风的范畴,大家听一下就可以了。面瘫也叫中风,一般叫小中风。中风在西医里头分为周围性和中枢性的,我们中医治疗不管。

面瘫主要表现的形式是口眼歪斜,最前期的表现一定要记住翳风穴的位置会痛,翳风穴在下颌角和乳突之间,这个位置酸痛或隐隐作痛,

前面如果不注意不管他,一睡觉第二天早上起来一刷牙,含一口水嘴角一边会漏水;再一看鼻唇沟,它两边本来是沟,现在这一边直接平了,就叫鼻唇沟消失,整个脸歪了;闭眼睛,一个眼睛能闭上另外一个眼睛闭不上,叫口眼歪斜;吹口哨,因为中间跑风做不了吹口哨这个动作,喝水会漏水,有的眉毛会不能抬,就是一边脸面瘫了。

面部整个向左歪,记住不能扎左边,要扎右面,要扎对侧的,向左歪扎右侧,向右歪扎左侧,因为对侧是患侧。治面瘫第一天、第二天的时候,有一个原则是取穴要少而精,绝对不允许脸上扎一大片,胳膊腿上扎一大片,这是不允许的,刚开始的时候要取穴少而精,可以扎合谷、扎双太冲,双太冲用强泻法。第二天、第三天往后,要记住穴位里面,不管是风池、风府、风市还是翳风,凡是带风字的穴位,既是入风的地方,也是出风的地方,就像入户门,你可以进来,也可以从这出去。这几个带风的穴位,千万不要直接朝风吹,招风了就容易直接风吹到身体里面去造成疾病。有一句话叫做“神仙也怕脑后风”。

这句话我是在什么时候认识到的它的重要性,当时我中专一年级的时候,在社区卫生服务站后面,阴风吹着,非常冷,我们综合实践课给患者按摩,一阵风吹着,我觉得吹着病人不太好,我就,用后背把风挡着,回去以后就病了几天,因为脖子被风吹着,夏天的又热,然后阴风吹上,身体就受不了了。现在我就知道出去玩如果风吹过来的话,绝对不能吹脑后勺。

尤其是女性头发又长,洗头后不用吹风机吹干,随便打就睡觉了。这时候风寒之气或者寒湿之气很容易就进到皮肤里面去。吹头发也一定要把手插到发根里面把发根吹干光把表面吹干了发根是,湿的,一点用都没有。有人说,头发不能经常吹,经常吹了对发质不好,我现在告诉你,这是胡说八道的,头发的组成,里面有蛋白质之类的东西,表面是一层毛鳞片,这个组成部分叫毛鳞片,就是像鱼鳞一样的东西,一个一个的非常小的毛鳞片,把头发,保护起来,这个毛鳞片的一个特征是干的时候它是合起来的,就是说如果洗完头,头发是湿的,毛鳞片是张开的,就像鱼鳞一样,全部炸开了,它的蛋白质就会暴露在空气中,容易氧化,反而这样子时间长了对头发不好,你抓紧时间快快的把头发吹干了。快快的毛鳞片闭合,就能锁住头发里头的,水分不容易让空气氧化。

第二个,就是咱们所谓的,把头发吹坏了怎么办我告诉你对头发,严重伤害能伤害到的温度是度,我们的吹风机基本上是八十度左右,最高温度也就85度,要再保险点可以用高风中温。这种方式是最容易保护头发的,不会伤到头发就自己吹就可以了,尤其是风池风府这一块,尤其要吹干,不吹干,有的人就容易头晕头痛,失眠。如果你平时就有这种习惯,要记住多吹一会儿把头发吹干了,以后也要再多吹一会,把整个皮肤都吹软,吹暖吹松,整个头部的气血就运行起来了。

一定要记住把所有带风的穴位保护起来,我们刚讲了进风的地方也是出风的地方,我们面瘫,为什么叫小中风?中风和风邪有关系,扎针的时候要用风池、风府、翳风都很重要,风门不要,因为风门离太远了,尤其是翳风扎到这个穴位的时候,感觉会非常非常强烈,因为我们面瘫的人绝大部分风是从翳风进去的。翳风在耳后乳突和下颌角之间的凹陷处,你们点一下,我每次点到这个穴位,第一个会往上放射,第二个会嗓子眼扎扎拉拉的。

第二个穴叫牵正穴,牵正穴在耳垂前五分的位置,穴感也会非常非常明显;最常用的一组穴位叫做颊车透地仓,就是从颊车的位置下针,一根针一直扎到嘴角的地仓,颊车位置在一咬牙咬肌鼓起来最高点的位置,地仓就在瞳孔直下平嘴角的交叉点上,从颊车透到地仓一根针,扎针的时候不能扎到嘴里面了,如果一下扎到嘴里面扎透了,扎到牙龈上了,这就不对赶紧悄悄地抽出来,继续在往里面扎。扎完捻针,如果歪的特别厉害了,单方向捻针,捻到滞针的时候往回拉,效果是非常好。

另外,太阳穴扎的时候有一些人从眼角向耳朵的方向扎,我扎的时候都是从上往下扎,刚好针尖扎到颧弓的上缘,一捻针,如果扎准的话,顺着经脉穴感一直到下颌去,这才是我们扎的最好的太阳穴的位置,颧髎也可以扎,迎香透内迎香也可以扎,这是常规的穴位。“面口合谷收”扎面瘫第一针都是合谷,再扎脸。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有一部分人是因为正气太虚了,风邪才容易进来,脸上大部分都是足阳明胃经过的地方,所以我们主要取胃经的穴位,所以足三里和中脘极其重要,很多人都扎这个穴位。

那年闫老师病得特别厉害,整个脸歪了,住了很长时间院也没有好,出来我给他扎针,扎了一段时间全部都好了。因为她当时身体很虚,中药我都给她配了一些补血的药物,因为身体很虚,扎针破气,第二个我扎针的时候都有意识的配一些补穴手法,讲到这个话题的时候再给你们灌输一个观念,当正气不足又有些虚的时候,记住去邪的同时必须扶正。那时她腰痛找陆医生的师傅去扎针,他师傅扎针都特别特别深,一般都是透针,扎了两天、三天闫老师一照镜子,面瘫了,一下全歪了,对她打击特别大,因为她当时身体已经很差了,她又不好意思来找我,那段时间我也很忙,医院扎针去了。扎了十五天没见一点好,连电针带推拿带热敷所有的手段都使用了,都没有用。十五天以后找我给她扎,最后基本上扎过来了,扎的方式就是按这种方式扎的,最后把解溪给他扎上了。当我们面瘫的时候,摸右手的寸脉和关脉,寸脉是管肺和胸中大气的,关脉是管脾胃的,刚讲了脾胃特别虚弱,脸上的经脉气会不足,我就开了大量的补中益气汤,给她撑住后面就基本好了。

在推拿的时候,不用摸呀捏呀等等,记住就我刚说的这些穴位是重点按摩的地方,把疼的按不疼,硬的按软了,就容易好,其中很关键的手法,不是用弹拨类,就用按法就可以,记住就是在脸上所有能摸到的骨缘,都是按摩治疗面瘫最关键的点,比如说下颌,牙齿,不需要揉,只需要拿三个指头中间三个指头压住,晃一晃,划着圈儿按,咱们现在按都有点儿酸胀,一旦得了面瘫这种人,包括颧弓的下缘,鼻翼的边缘,上齿的下缘这几个边缘,他会整个酸胀疼的像把心要剜出来那种感觉,揉着揉着就感觉越来越不疼,脸慢慢就过来了。

所以我们上学的时候说要用一指禅推法推脸,拇指揉,捏脊等等,很麻烦,没有必要。记住就两个:第一个刚说的穴位点住,好好揉;第二个所有的骨缘,顺着骨缘,颧弓的下缘,鼻缘,上齿的齿缘,耳前的骨缘,就顺着骨缘按,因为藏风都藏在骨缘里。这是我们推拿治疗面瘫最有效的手法,你要想把腿、脖子按按也是可以的,但是脸上这是最关键的。如果波及到了眉头不能抬的时候,阳白透鱼腰就可以了,也是扎进去之后,单方向滞针,然后往上提。

有一个经外奇穴,阴陵泉下0.5寸的痛点叫眉棱骨穴,有一些人,就像闫老师脸好很多,最后就剩一个眉毛抬不起来,这种情况很难看,就给她扎对侧的眉棱骨穴,左侧的抬不起来就扎右侧的眉棱骨穴,扎上之后,捻针的同时给她揉眉骨,然后让她练习抬,边捻针边揉边抬,这个穴感是非常非常强的,如果扎对的,好的会很快。所有的扎完之后,他会慢慢的正过来,正到中间的时候,其他的针千万不要再扎了,一针人中一针承浆,在中间把它定住,千万不要傻帽给他接着再扎,还扎的话脸会歪到另一侧去。一针人中一针承浆是最后收工最后一天的针。

另外在三年前有个回族老太太,她们家做的鹿肉,炖肉汤她喝了一碗肉汤吃了一块核桃大的鹿肉,吃完之后热的不行,就拿冰水敷脸,敷完以后脸就歪了。

有很多很多的情况,尤其是年轻人不清楚,现在年轻人不像原来小伙子壮如山,身体很虚,夏天很热,打完篮球以后,一桶冰水喝下去,然后用冰水洗把脸,再野蛮点儿的用冰水往头上一浇,这是作死。曾经有新闻报道一个年轻人一瓶子冰茶灌下去,当场死亡,肾细胞全部破裂,因为按照西医来说是我们细胞适应不了,我们按中医来说就是肾阳撑不住,当场就死了。如果身体一般的话,贴完脸就没脸见人了,就傻眼儿了,所以这一点一定要小心,我们特别热的时候是不允许直接见凉的,包括很热的时候,热死了,家里的空调一开,把衣服全部扒开吹,冲着电风扇吹,这种情况都不能做,可以扇子扇扇风干了以后再吹,否则这种做法只会让风寒进入内脏很深。

现在很多人晚上容易痒,出现荨麻疹之类的,尤其在夏天很热,一身汗回家,空调一开、风扇一开,一吹凉气直接吹过来了,咱们毛孔腠理是张开的,往外出汗,热胀冷缩或者说寒性收引,一股凉风吹过来,毛孔唰的就收缩了,但是已经从血管里面出来了一部分汗,这部分汗毛孔收住了汗发不出来,发不出来,在里面就馊了,因为从血管里面出来的汗不可能再回去了,停在皮下,等晚上特别热的时候,一盖被子,里面又溢出一股汗,上面一层馊水挡着,他会挤出来一点,下面冲撞就会导致荨麻诊,所以要问他“是不是一出汗就吹凉风”,说“就是”,“是不是吹凉风比较频繁?”说“就是”,这种情况我们一般是麻黄桂枝各半汤最常用,如果风闭的比较厉害,一点汗都不出就是痒,说明风寒真的把毛孔束的太厉害了,这种情况用的是麻黄加术汤。

如果外治的话,可以试一试刮痧,但是这种刮痧之后,要拿上一块红糖放两个核桃仁,两碗煮一碗,煮上十分钟,刮完痧之后出点汗,立马把这个煮好的汤喝掉,不要出去受风,出上一身汗干了之后就会好很多。特别虚的人是要补补气补胃,如果这个人体质还行,邪气太盛造成的,我们就可以葛根汤加减,这是汤剂。

外用方法一样是可以治疗面瘫的,比如说她脸歪到了右边,在左边治,去买个鳝鱼,鳝鱼要买活的,用一个大头针在鱼头上一扎,会出血把血抹在左脸上,均匀地抹开,很快就能够把脸部受的风抽出来,但是翳风、风池、风府不能抹。鳝鱼的血是从外面把肌表的风抽出来很厉害的一个方法,这是外用的第一个方法;

第二个方法是有一味药叫做皂角刺,笔直坚硬,比较贵,外面药店很多是用沙枣树刺来代替的。皂角刺有一个作用就是它平容之气很强,可以解勾芒之气,就是解风气,把它打成细粉,然后弄到管子里面,不要太多,冲着鼻孔,脸往右歪吹左鼻孔,一吹进去,打喷嚏,打到头晕脑胀鼻涕眼泪横流,打一会儿他的脸慢慢就过来了;

第三个可以用马钱子,马钱子是剧毒的,如果不会用禁止内服,可以买制过的马钱子一点点再加白附子(与黑附子不是一个科的)1:1的比例,把他用白醋调成糊状或者用黄酒也可以,贴在患侧的地仓穴上。一天贴一回,每次贴上几个小时,贴上几天也会好,这是我们讲的通过针灸、推拿、通过开药、通过外用四种途径来治疗面瘫。

        轩俊毅/黄羽暲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zixina.com/lzxsyjd/3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