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肝火大rdquo原因及
肝火,为肝病之一种。肝火为病,有虚实之辨,有实火、虚火、郁火之分。施治大法:实火宜清、宜泻、宜降;虚火宜滋、宜清、宜潜;郁火宜疏、宜解、宜散。肝为刚脏,肝火侵犯他脏时,亦须清肝火为要。 肝火多由外界刺激引起,所以调整情志、稳定情绪非常重要,焦躁情绪会火上浇油,保持心情舒畅有助于调节体内的火气。睡眠不够或是睡眠质量不好,也会造成肝火上升。经常熬夜会打乱人体正常的作息时间,肝脏不能如期休息和排毒,于是只好加班加点将体内积存的杂质和毒素清除,这无疑加重了肝脏本身的负担。 现代人饮食刺激、熬夜成瘾,几乎人人都有肝火过旺的问题。也许平时意识不到,觉得身体并没有受太大影响,但是一些隐微小的症状正在发生,像大便秘结、眼睛发红、视力下降这些问题都与肝火离不开关系。 虚实之辨肝火之证多从肝郁化火而来,前期多属实证。实火者,乃由于肝阳偏亢,肝木生火。 症见烦躁易怒,面红,头晕头痛,口苦而干,溲黄便结,舌红苔黄,脉弦而数。 治疗宜泻肝清热,降火制木,方选龙胆泻肝汤或当归龙荟丸。 曾治一男性患者,突受情志刺激,血压骤升到/mmHg,烦躁昼夜不眠,面赤如火,头痛头晕,便结不行,舌红,脉弦数有力。 投龙胆泻肝汤加生军后下,当归龙荟丸包煎,三剂后血压降至/86mmHg,肝经实火之证亦清。 此证日久不愈,渐致肝阴不足,且因肝肾同源,肝阴既耗,肾水亦必煎熬,故可转变成水枯木旺之虚火证,临床常呈水不涵木,气火偏胜之象。 症见头晕头胀,烦恼易怒,五心烦热,耳鸣眼花,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弦细数。治宜育阴潜阳,平肝清火,方用知柏地黄丸。 一季姓老翁,患高血压病二十余年,从事会计工作,年终劳累过度,血压升至/mmHg。 症见头晕目糊,寐差心烦,时见鼻衄,口干且苦,舌红绛,脉弦细数。 服天麻钩藤饮加减以平肝潜阳,血压下降不明显,鼻衄增多,后从虚火论治,阴亏于下,虚火上浮,虚火灼络,心神被扰,转拟滋水涵木,育阴清火,佐以宁神和络。 ==柏地黄丸加杞子、菊花、夜交藤、炒枣仁、白茅根、藕节炭。 连服5剂后,鼻衄止,眩晕减,再服5剂,血压下降至/90mmHg。 因此,治疗肝火病须辨清实火、虚火致病,这样才能收到较好疗效。 郁火者,由七情内伤,肝气抑郁所致,气有余便是火,故郁火致病也颇多见,且往往虚实夹杂。 如妇女肝郁血虚生火内结,经来少腹作痛,常用丹栀逍遥散加减,以疏肝解郁,养血清火,常能取得较好疗效。 再如咽喉痰火交阻之慢性咽喉炎,喜用半夏厚朴汤加山栀、黄芩、一枝黄花等药以辛开苦降,化痰清火。 又如郁火内结,灼津为痰,痰火凝集之瘰疬、痰核、瘿瘤,我常选消瘰丸加夏枯草、知母、丹皮、小青皮、制香附、黄药子、昆布等以软坚化痰,开郁清火。 总之,郁火致病,当以《内经》“火郁发之”之旨而治,不用攻下,亦不可过于滋腻填补,而以理气开郁最妙,郁开则火自平也。 侵犯他脏关于肝火侵犯他脏之病,以肝火犯肺及肝火引动心火为临床所常见。 肝火犯肺者,由于金不抑木,厥火上逆,木反侮金所致。症见咳喘咯血,痰黏不爽,胸胁疼痛,口干燥而苦。 如一王姓老妪,患右上肺结核3年,遇情志剌激,突作咯血,分析为病久金虚,不能制木,反受木侮,肝火灼伤脉络,血溢脉外。 当务之急,亟以清金抑木,宁络止血而投党参、生地、百合、麦冬以益肺,龙胆草、炒山栀、黛蛤散泻肝火,白及、藕节炭、侧柏叶宁络止血。三剂后火戢血止,再处养肺阴之剂,以善其后。 木能生火,肝火上炎能引动心火而见木火同明之证,临床屡见不鲜。 肝藏魂,魂为人之精神活动之一,心主神志,两者关系密切,病理上神魂可相互影响。 凡七情过极,肝火妄动,引动心火,可使魂无所依,神无所舍,多见烦躁易怒、面红口干、夜卧不安、心悸惊慌、溲赤便艰之症。 如治年已知命的男性,患高血压病,情绪紧张,多思善虑,自谓病重,舌红脉弦数。 此乃肝火引动心火,消烁阴液,阴不敛阳,而使神魂不宁,当清心肝之火,再入滋阴潜阳之品。 药为:川连、竹叶心、莲子心、龙胆草、炒山栀、大黄、枣仁、夜交藤、生地、玄参、麦冬、生龙牡。 再以琥珀多寐丸每晚睡前吞服1支,以此方略有加减服药一月余,阴能守阳,阳潜火戢,神魂得宁,昼行夜卧遂安。 综上所诉今天为大家介绍几种清肝火最好的中成药。 清肝火最好的中成药有哪些1、泻青丸成分:龙胆草、川芎、防风、栀子、酒制大黄、青黛、羌活。功效:主要的功效就是清泻肝火。适宜人群:适用于有听力下降、耳鸣、头晕、小便不利有灼热感、以及两肋疼痛等症状的人群。但如果本身脾虚肾虚、大便容易不成形的人群,以及年老体弱的患者要慎用。在服药期间不能同时进补其他滋补的中药,也不能吃辛辣刺激、荤腥的食物。如果需要长期服用,要先咨询专业的医师,遵医嘱服药。2、泻肝安神丸成分:龙胆、龙骨、珍珠母、当归、茯苓、甘草、黄芩、牡蛎、制远志、麦冬、栀子、柏子仁、盐泽泻、盐车前子、蒺藜(去刺盐炙)。功效:主要有清肝泻火、宁心安神的功效。适宜人群:适用于肝火上亢的人群,对于有肝火过旺引起的心神不宁,有心烦、失眠多梦,甚至是神经衰弱的情况出现的患者,泻肝安神丸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本药没有什么副作用,但是脾胃虚弱容易大便不成形、或者拉肚子的人不能吃,感冒发烧的患者也不能吃。其余适宜人群服药最佳时间是饭后。3、当归龙荟丸成分:主要成分是龙胆、芦荟、大黄、人工麝香、栀子、当归、青黛、黄柏、黄连、木香、黄芩、普拉睾酮。功效:主要功效就是清肝利胆、泻火通便。适宜人群:适用于肝胆火盛的人群,有泻火通便的效果。对有心烦、心神不宁、耳鸣头晕、听力下降、眼花、肋痛、腹胀、便秘等等一些症状的患者,都有很好的疗效。服用期间饮食要清淡,儿童、哺乳期妇女、体弱或者有高血压、心脏病、肝肾功能欠佳等慢性病等的人群,服药要咨询专业医师。如果服药后大便次数增多并且不成形,要减少药量,并且当归龙荟丸不适合长期服用。4、通窍耳聋丸龙胆、黄柏、大黄、栀子(姜制)、石菖蒲、当归、芦荟、黄芩、黄连、磁石(煅)、木香、路路通。辅料为青黛、滑石粉、明胶。清热泻火,利湿通便。用于肝胆火盛,头眩目胀,耳聋耳鸣,耳内流脓,大便干燥,小便赤黄。适宜人群:适用于肝火热盛的人群,尤其对肝火旺导致的耳疖、耳聋,通窍耳聋丸是常用的中成药。像有头晕目眩、耳聋耳鸣、口苦、眼红、胸闷、便秘这些症状的人群,都可以服用。但是孕妇慎用,因为药物配方中有泻下性寒的药材,会损伤胎气。如果是想治疗耳内疖肿,可以口服通窍耳聋丸,搭配外用的消肿解毒的药膏涂抹。5、龙胆泻肝丸成分:龙胆、地黄、黄芩、木通、柴胡、泽泻、炒栀子、盐车前子、炙甘草、酒当归。功效:能清肝利胆、去除湿热。适宜人群:对于肝胆湿热的人群都很适用,能够泄肝火、除湿热。像有小便灼热、下身湿热、白带异常、头晕眼红、耳鸣、口苦情况的人,都可以服用龙胆泻肝丸。孕妇、儿童不能吃,体弱、脾虚的人也不宜吃,其余人群服药期间要注意不能同时进补其他中药,饮食要清淡,烟酒也要忌口。6、黄连羊肝丸黄连、胡黄连、黄芩、黄柏、龙胆、柴胡、醋青皮、木贼、密蒙花、茺蔚子、炒决明子、石决明(煅)、夜明砂、鲜羊肝。辅料为蜂蜜。泻火明目。用于肝火旺盛,目赤肿痛,视物昏暗,羞明流泪,胬肉攀睛。适宜人群:主要针对肝火旺盛引起的眼部问题的人群。像由肝火旺盛引起的眼干、眼红、肿痛,视物模糊、以及见光流泪等等一些症状,都可以服用黄连羊肝丸来进行调理。如果是因为眼病,像青光眼、虹视等等,或者眼部炎症而有上述症状的,以及平时就有眼胀、头痛情况的,医院就诊。对症的适宜人群服药就注意把药丸的蜡皮和塑料球壳去掉,然后嚼服或者吞服都可以,按个人喜好选择。7、清肝利胆口服液茵陈、金银花、栀子、厚朴、防已。清利肝胆湿热。用于湿热蕴结肝胆所致的纳呆、胁痛、疲倦、乏力、尿黄、苔腻、脉弦。适宜人群:适用肝胆湿热的人群,比如有舌苔厚腻、平时身体疲惫乏力、肋痛、纳呆、小便发黄等等症状的人,都可以服用。口服液微苦、有淡淡甜味,只要注意用药期间饮食清淡不油腻,并且烟酒忌口就可以。8、鸡骨草胶囊三七、人工牛黄、猪胆汁、牛至、毛鸡骨草、白芍、大枣、栀子、茵陈、枸杞子。疏肝利胆,清热解毒。用于急、慢性肝炎和胆囊炎属肝胆湿热症者。适宜人群:适用于肝胆湿热的人群,尤其是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肝炎和胆囊炎,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对于鸡骨草胶囊治疗乙肝,暂时并没有明确的数据证明,医院做正规的检测和治疗。药物成分还是性凉,所以体质虚寒的人要慎用,儿童、孕妇、年老者也不建议服用。结语:以上就是介绍的八种清肝火最好的中成药了,虽然药物很多,但是要想很好的达到清肝火的效果,不止服药期间要注意饮食清淡,平时也要少吃油腻、刺激,容易上火的东西,也要注意保证良好的休息和心情的舒畅。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注: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 点击下面标题,查看详细内容!奇妙的中医 要想长寿,一定要泻肝火:5大妙方能泻火疏肝+夏枯草中药建议收藏! 中医教你分辨五火,心火、胃火、肝火、肺火、肾火,你是哪一种? 你的肝好不好,看手脚就知道!希望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 了解更多医学、养生知识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zixina.com/lzxsyjd/8355.html
- 上一篇文章: 精选名老中医一人一方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