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样河南系列报道荷花许昌演绎民
河南省第十次党代会上,省委书记谢伏瞻指出,要“加快构筑全国重要的文化高地”。在河南,有国色天香的洛阳牡丹,亦有花中君子的开封菊花,它们是各自城市文化的招牌,同时也赋予城市文化更多的意象。我们以花看城,期待在花中探寻河南18地市的文化意象,阐述文化河南。近日,大象融媒·映象网正式推出大型原创特别策划《花样河南》系列报道,带着每个城市所独有的花香,发现与众不同的城市文化和气质。 今日推出《花样河南》系列报道第三篇:《荷花许昌:演绎民营经济莲城诀》。“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景在许昌绽放,也成为许昌民营经济发展的一个真实写照。 全文如下: 荷花许昌:演绎民营经济莲城诀 映象网记者魏俊浩康世保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在大多数文人都惊叹于荷花的清姿素容时,北宋周敦颐却独辟蹊径,写出了莲花的高尚品格。吊诡的是,千年之后,这句话成为了莲城经济发展的写照。 千年缠绵三国许都变莲城 莲城,许昌的别称。 莲城的盛名来自作为三国许都时,曹操因需要莲子作为药引,下令开始在这里种植莲花,并由此开启了莲花和这个地方的千年缠绵史。 北宋时期,这里莲花的种植已很有名气,城西种满荷花的小西湖成为当时中州园林胜景,引得欧阳修、司马光和苏轼等文豪在此流连忘返。《许昌县志》记载:“明洪武间,知州赵逊环植杨、柳、芙蓉。夏秋之际,红绿交映。”清乾隆年间,这里已被莲花包围,风光旖旎。知州甄汝舟曾专为有着“许州十景”之誉的许昌莲花赋诗《西湖莲舫》:“一片波光散晓烟,红衣馥馥翠田田。州城宛在芙蓉苑,何用兰桡拨画船。” 莲花,即荷花,古称水芝、芙蕖,因出淤泥而不染而得名。《本草纲目》记载,荷花全身是宝,莲子、莲衣、莲房、莲须、莲子心、荷叶、荷梗、藕节等均可药用。 莲子心清心、去热,但味苦。莲城的发展也曾遭遇阵痛。 就像荷花也会凋谢一样,昔日风光无限的许都被埋在了地下,曾辖19个县(市)的许昌经过屡次区划调整,最终变为如今的5县(市)一区。 区域的缩小,直接导致的后果便是资源的减少,比如,水资源。这个历史上曾经以种植荷花而闻名中州的地方,变成了全国严重缺水的40座城市之一。水资源缺乏,制约着许昌农业和工业的发展。 距离郑州太近,也被不少专家视为许昌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好的资源基本被郑州所吸引,使得许昌在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方面的先天不足更加明显,并形成恶性循环。 民企绽放河南温州别样红 苦在心里。但古往今来,荷花的美在品质,在于“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莲城的发展,也在克服种种不利因素的情况下,走出了一条民营经济的独特发展之路。 年8月25日上午,中国民营企业强榜单在北京揭晓,许昌森源集团、黄河集团、众品公司和金汇集团4家民入围,占到河南全省入围企业总数的1/3,在18个省辖市中排名第一。 这4家企业,不仅是民企又是名企,都是相关行业的佼佼者。在他们之后,还有瑞贝卡、西继迅达和远东传动轴等名企。 许昌市委书记武国定介绍,上年,许昌民营经济总量占GDP的比例超过75%。今年上半年,全市民间投资完成.6亿元,增长15.2%,分别高于全省、全国10.8个和12.4个百分点。 许昌,也因此被誉为河南的温州。 荷花的美,也在其绽放之后的连片美,“接天莲叶无穷碧”。如今,全省“中国民企强”数量最多的省辖市是许昌,全省民企年营业收入超百亿元数量最多的省辖市也是许昌,在河南民营企业十强榜中,同样是许昌位居第一…… 许昌的GDP也悄然升到了河南第四位。 如今,这里,不仅盛产有着“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片”之称的国礼钧瓷花瓶,更盛产在G20杭州峰会上为会议保驾护航的森源集团生产的特种安保用车、保障地铁畅行的许继智能生产的成套电子通信设备…… 这里,不仅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和“全国绿化模范城市”,而且有着全球最大的发制品生产企业,亚洲最大的人造金刚石产地,国内综合配套能力最强的电力装备制造商,全国最大的汽车传动轴生产基地,中西部最大的电梯生产企业……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景在许昌绽放,也成为许昌民营经济发展的一个真实写照。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zixina.com/lzxyyxg/1162.html
- 上一篇文章: 交易大赛第二周结果出炉,获得状元的是
- 下一篇文章: 新闻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