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胆汤丨一个能ldquo壮胆rdq
“温胆汤”从名字上看就知道是一首能壮胆子的方剂。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将一个人的勇气与胆关联在一起呢?下面我给大家细细道来。 中医学中的胆属于六腑之一,胆主要有两个功能,一是主贮藏和排泄胆汁,二是主决断。 从脏腑功能上看,中医学中定义的胆明显比现代医学解剖学概念中的“胆囊”所管的事情要多得多,不但管理着胆汁的排泄,还管着人的胆量。 中国古代与胆有关的成语很多都是与人的胆量相关,比如“胆小如鼠”、“胆战心惊”、“胆大包天”等等。 胆子大小又与什么相关呢?在自然界中,幼小的和比较弱小的动物生存能力是最弱的,进化要求它们必须小心谨慎才能生存下去,所以体力是否充足,体格是否强健决定了先天的“胆气”是否充足。 身体强健的人,往往胆气充足,能谋而善断,敢于直面风险,不容易因惊吓或重大打击而生病,这是良性的循环;相反,身体底子弱的人,多思而寡断,“胆子”小,容易因为惊吓或挫折而患病,转入恶性循环。 小孩子属于少阳之体,脏腑不实,胆气未充,人处在这个生理阶段最容易因受到惊吓而生病,鬼故事或者恐怖故事,甚至一些高空刺激类游戏都会诱发情志疾病。 当然这并不是告诉家长要24小时全方位无死角的去保护孩子,而是让家长注意避免一些极端情况的伤害;另外一些身体瘦弱,焦虑多思的人也容易因受到精神刺激而诱发情志病变。 外因与内因是诱发疾病的两面,无论对于小孩子还是身体瘦弱的人,锻炼身体、强健体魄才能增强自信,才是避免情志等外因伤害的决定性因素。 因为惊吓等情志刺激导致的疾病有失眠,惊悸、恐惧、焦虑、自闭、抽动症等等,这类疾病中很多都是由于胆虚痰扰而生成,这样的疾病怎么治疗呢? 今天的“主角”温胆汤正式闪亮出场。 温胆汤是《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记载的一首方剂,《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成书于南宋,距今已经有年了。 温胆汤的组成是: 半夏、竹茹、枳实、陈皮、甘草、茯苓 制备方法: 上锉为散。每服12g,水一盏半,加生姜五片,大枣一枚,煎七分,去滓,食前服。 现代用法: 加生姜5片,大枣1枚,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原书中温胆汤的主治是这样记载的:“心胆虚怯,触事易惊,或梦寐不祥,或异象惑,遂致心惊胆慑,气郁生涎,涎与气搏,变生诸证,或短气悸乏,或复自汗,四肢浮肿,饮食无味,心虚烦闷,坐卧不安。” 原书记载的主治涵盖了上面讲的失眠、焦虑、抑郁、自闭等现代命名的疾病的主要症状。除此以外温胆汤还可广泛应用于多种症候相符的情志类疾病。 温胆汤是以理气化痰的二陈丸为基础,增加竹茹和胃化痰宁心,增加枳实理气和中,我常常在方中加入远志、莲子心交通心肾,安神定志,小儿夜惊还可以加入龙齿安神定惊。 下面举两个病例 病例1: 何某,男,6岁,年6月初求诊 近一个月因受恐怖电视惊吓导致每夜均寐差易惊醒,醒后哭闹难以入睡,或有头晕头痛,舌边尖红点,苔中较腻,脉滑,家人本计划去精神科治疗,因与我相熟,故先求治于我。我诊此病为胆气虚怯,痰扰心神,以温胆汤为主加减化裁。 陈皮,姜半夏,茯苓,炒枳壳,竹茹,石菖蒲,制远志,炒白术,赤芍,僵蚕,莲子心,生甘草,生龙齿(先煎),7剂。 当日服药后即可安睡,7日后睡眠基本恢复正常,原方继续服用一周,疾病告愈。 病例2: 谷某,女,60岁,年11月求诊 当年四月核磁检查发现后循环动脉狭窄,颈动脉锁骨下动脉斑块,时头晕耳鸣,右手指麻木,颈肩不适。近一月来因家庭变故又致失眠,入睡困难,口干苦,胃脘痞满不适,纳差食少,面色萎黄,大便偏软。舌尖红苔腻黄厚,右脉弦滑,左寸脉滑。诊为三焦不利,痞结中焦,清阳不升,胆气虚怯,痰热内扰心神,以柴芩温胆汤为主加减。 陈皮,竹茹,姜半夏,麸炒枳壳,茯苓,制远志,石菖蒲,生甘草,郁金,菊花,天麻,柴胡,黄芩,黄连,姜厚朴,葛根,麸炒白术,砂仁(后下),7剂。 服药7剂后胃口渐开,睡眠渐好,之后加减治疗一月,逐渐恢复。 温胆汤这首良方你学会了吗? 温胆汤丨酸枣仁都治不好的失眠它能治 温经汤丨一首你不得不了解的妇人良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zixina.com/lzxyyxg/3982.html
- 上一篇文章: 立夏养生全攻略,祛邪扶阳,把握这几点很关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