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残余肾功能对肾病患者是非常重要的,对患者体内毒素和多余水份的清除、以及营养的维持和血压的控制有很大的作用。已到尿毒症期和未到尿毒症期,分别应该采取什么措施保护残余肾功能?是今天百科君想要和大家一起探讨的话题。

慢性肾脏病的分期

根据肾小球滤过率,医学上将慢性肾脏病分为5期:

1期:肾小球滤过率>90ml/min,肾功能是正常的。

2期:肾小球滤过率90~60ml/min。

3期:肾小球滤过率60~30ml/min。

4期:肾小球滤过率30~15ml/min,也叫重度肾衰。

5期:肾小球滤过率<15ml/min,也叫尿毒症期。

已到尿毒症期的肾友

如果肾小球滤过率已经低于15ml/min,到了尿毒症期,百科君建议,要适时准备肾脏替代治疗,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肾移植。百科君提醒:前两种在临床上使用频率较高,均是以技术手段替代肾脏达到清除体内代谢产物、毒性物质及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的目的。

相对血透,腹透能够保护参与肾功能,对心功能影响小,生活质量高。腹透液可配送到家,医院,而且透析费用比血透低。但是,腹透要求家庭有一个独立的房间,定期消毒灭菌;操作由患者本人或家人来完成,对操作者的无菌意识和卫生习惯有较高的要求。

未到尿毒症期的肾友

如果肾功能还没到尿毒症期,那核心目标就是控制疾病进展,保护残余肾功能,避免进入尿毒症期,避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具体措施包括:●控制病因,治疗原发病

应明确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肾衰竭,并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百科君提醒,控制病因,治疗原发病,才能从根本上控制慢性肾脏病的进展。

●严格控制血压

肾脏受损后大都会出现肾性高血压,而高血压又反过来加速肾功能的恶化,血压越高,肾功能的恶化越快。此外,心、脑血管并发症是慢性肾脏病的第一大死因,其中高血压扮演了“最恶”的角色。而控制血压,是延缓肾功能下降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并且控制血压还可以明显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所以,谨遵医嘱控制好血压是慢性肾脏病最核心的治疗,应贯穿于慢性肾脏病治疗的始终。

●降尿蛋白蛋白尿本来是肾脏受损的结果,且大量蛋白尿又反过来加重肾损伤。尿蛋白量越大,肾功能的恶化越快。所以,降低尿蛋白,也是慢性肾脏病的核心治疗之一。●严格控制饮食慢性肾脏病,首先要低盐饮食,严格遵守医嘱控制盐的摄入量。如果出现肾功能下降,还要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饮食,少量摄入牛奶、鸡蛋、精肉等优质蛋白。百科君提醒,在优质低蛋白饮食的基础上,还可以遵循医生指导配合开同(复方α酮酸)治疗,既补充必需氨基酸,减轻肾脏负担,又结合尿素氮,改善蛋白质的代谢。●纠正肾性贫血肾功能受损后,会出现肾性贫血。贫血本身就能加速肾衰竭,并加重心、脑损害。百科君提醒,纠正肾性贫血,也是遏制肾衰进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治疗措施。经典的治疗是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静脉或者口服补充铁剂等。●治疗钙磷代谢障碍肾功能受损后,会出现钙磷代谢障碍,低血钙、高血磷、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引起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血管钙化、动脉狭窄、皮肤瘙痒等症状。所以百科君提醒,肾友应该谨遵医生纠正钙磷代谢紊乱是很重要的措施。●利尿消肿、纠正酸中毒百科君提醒,慢性肾脏病水肿会加重心脏负担,诱发心衰,所以要及时利尿消肿。肾功能下降后,代谢废物蓄积会出现代谢性酸中毒,而代谢性酸中毒会加重组织缺氧、诱发高血钾,可能危及生命。所以,也要及时纠正酸中毒。●避免滥用药百科君提醒,慢性肾脏病人应遵循医嘱尽量减少解热止痛药(非甾体类消炎药)、氨基甙类抗菌素、含马兜铃酸和重金属的中药等药物的使用。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zixina.com/lzxyyxg/8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