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业后白银时代,随着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在利润率大幅下降的同时,客户对居住品质的要求却在日益提升,房地产企业向管理要效率、向产品要效益的需求凸显。这其中成本管理水平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成本业务一般分为招采、成控、结算、风控四个模块。这四个模块在不同阶段、不同方面影响着项目开发效率及收益。

成控模块主要决定了项目成本控制的总体目标。目标成本确定的是否合理、是否与定位相符、是否根据不同区域客户敏感点进行适当优化和降本,这些都将极大影响后期客户对产品的切身感受。以泉州某项目为例,该项目在某年优化了部分成本(如一层外立面石材),总体上虽然未超目标成本,但也未充分考虑当地客户和市场的情况,间接导致业主的群诉,后期投入的提升改造的成本剧增。成控模块通常有经验数据可以参考,但不同区域也需要有不同区域经验数据库的建立、区域客户敏感点的梳理分析、成本营销技术三线在前期的快速融合及沟通。

招采模块将较大影响项目的开发效率、产品品质乃至后期结算,主要体现在前期勘察、设计、土方、基坑、总包、售楼部样板房等单位的确定影响首开楼栋、展示区的抢工,而实际开工后一些需要预留、预埋单位的确定影响多个单位之间的沟通、交叉作业和后期不同施工方的结算,如消防、人防单位,同时垄断单位的尽早确定,如永电单位,也将较大影响项目后期能否顺利竣工验收;另外缩短招采周期也将降低部分集采、供方库更新给项目带来的影响。当然,招采按时完成的前提是,技术部按时、按质提供招采所需的施工图纸,计划部将供方按时入库,工程部提前报送采购需求、采购计划;图纸是否完善有赖于公司对项目方案的决策、技术部对设计供方的管理;供方及时入库需要各部门密切配合做好考察、入库资料的报批;可见招采也是一个系统工程。

结算模块的重点工作在于“结”、“算”。“结”是总结、小结,就像出去吃饭该买单了,需要看一开始点了什么(合同原本范围),中间加了什么菜是否换了菜式(设计变更、签证)、菜是否有卫生问题(安全问题)、以次充好(偷工减料)等扣款问题,这些结清楚了,就该“算”一下最终需要付多少钱;显然,结算后就是目标成本执行的结果,它的重点在于中间的管控,一是前期合同内容清晰明确,包括工期、质量、范围、安全等,避免扯皮,浪费时间和精力,甚至成本的增加;二是加强中间过程管控,对方案、工艺、现场施工(地下工程)需提前明确及制定预案(比如下馆子,事先想好要吃什么、点什么菜,若中间加菜一般容易造成浪费或者等待时间过长);三是各部门要密切配合,信息要打通,避免信息不对称造成图纸多次修改或工艺多次变化(如几个人一起吃饭,有个人过去加了一个菜大家都不知道,容易增加成本引起浪费);四是及时结算,对于中间已完工的工程,可以提前结算,避免过于集中导致成本、咨询单位不堪重负,影响结算效率、税务清算。

风控模块类似于成本部门的“计划岗”,对接上级的“秘书处”,又肩负着下达条线年度考核目标、分解目标的重任,风控的重点在于对成本管理方向的把控、对制度的拿捏、对各项目现场进度的了解,才能帮助降低公司成本管理风险,提升招采效率,从而间接提高项目开发效率、有效控制成本、合理下达控制目标。总之,成本管理是未来公司精细化管理中重要的一环,在今后公司提高效率、效益方面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zixina.com/lzxzwxt/8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