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过后,一日热三分,做好ldquo
小暑过后,一日热三分,即将进入“三伏”天,高温、高湿天气将频繁出现。 中医讲“冬病夏治”,此时,是夏季养生的一个重要节点! 小暑过后,做好“三防”“四养”,少生病,更健康! 小暑过后,做好“三防” 一:防暑湿 夏天温度和湿度都高,此时,火邪和湿邪,组合起来侵害人体,就导致了中暑。 暑字,上面一个日,代表毒热的太阳当头照,下面也有一个日,代表被太阳烘烤灼热的大地,中间的土,代表脾胃消化吸收功能。 小暑后,很容易伤害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然后又造成暑病。 暑湿偏盛,是小暑时期的气候特点,此时养生重点为消暑宁心,去湿健脾。 所以,小暑过后,一定要注意防暑湿危害身体! 建议: 1、少吃太凉的东西 冰淇淋、冷饮、冰冻水果,吃起来那叫个爽,但夏季也是肠道疾病的高发期,这个时候少吃太凉的东西,尤其早晨起床时和晚上临睡前。 为了及时给肠胃保暖,吃凉拌食物时,不妨加点姜或芥末,可以暖胃、杀菌。 2、喝点祛湿茶 可以用龙须1g,蒲公英根0.4g,玉竹0.3g,玫瑰花0.3g,碾碎后,做成龙须玉竹茶,热水冲泡代茶饮,可祛湿热,排毒素! 蒲公英,擅长祛湿热,可泻火、利尿、除湿,改善湿热所致恶心、舌苔发黄等症,并且,蒲公英有“尿床草”之效,有很好的利尿散结,排毒之效! 龙须,味甘、淡,归膀胱、肝、胆经。利水、消肿、泄热,可促进体内多余水分代谢,减少头发皮肤出油,消除小腹赘肉等有效。 玉竹根,有养阴润燥、生津止渴的功效。玫瑰花性温,可中和配方的寒性。 日常用其泡水喝,可以祛湿热,排毒素,更健康! 3、吃点健脾粥 脾主运化,夏季多吃点健脾食物,可以帮助人体运化,排除更多的湿气,有助人体健康! 坚持每天喝一碗薏米红豆粥,有健脾祛湿、消水肿的作用。 做法: 将薏苡仁和赤小豆先泡几个小时,然后放入锅里加入足量的水,烧开后熄火,让薏苡仁和赤小豆在锅里闷半个小时,再加火,烧开后再闷半个小时,就可以了。 二:防心火 小暑过后,天气炎热,人们容易烦躁不安,爱犯困,少精神,此时,容易导致心火大! 心为五脏六腑之首,有“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之说,心脏的养护尤为重要。 所以,小暑过后,一定要注意防心火。 建议: 1、喝养心去火茶 材料:莲子心3克,淡竹叶5片,甘草2克 做法: 1、将莲子心、淡竹叶、甘草,洗净,备用: 2、把三者共同放入杯中,加入沸水冲泡,加盖闷3分钟即可。 苦入心,莲子心,味苦,入心经,可以发散心火,一向被认为是最好的化解心脏热毒的食物。 淡竹叶则能够清热除烦、生津利尿,两味同用,能增强莲子芯的去火作用。 加上能够调和百味的甘草,则能祛除心火,但同时又不会损伤人体的阳气。 2、清饮食 夏季阳气上升,食用过多油腻、易上火食物,会引发痤疮、口腔溃疡、便秘等病症。 可以多喝牛奶,多吃豆制品、鸡肉、瘦肉等,既能补充营养,又可达到强心的作用。 平时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粮,增加纤维素、维生素C和维生素B族的供给。 3、调情志 天气渐热,“暑易伤心”,高温天气易使人“心躁”。 因此,应戒怒戒躁,保持神清气和、心情舒畅,通泄自如,以免伤心、伤身、伤神。 炎热的天气难免使人心情烦躁,但这时若能保持笑口常开,恬淡虚无,不仅有利于改善血管功能,还能协调人体各脏器,使其保持正常状态。 三:防中暑 小暑后,防中暑是非常重要的。 过了小暑后,天气炎热,强烈阳光的照射过久,红外线易使人的大脑丧失调节体温的能力,很容易发生中暑。 此外,外界气温高,空气中湿度大,汗液蒸发困难,体内热量积蓄过多,以及出汗过多,也会导致体内水和盐大量排出,一旦得不到及时补充时,同样可能中暑。 对策: 1、多喝水、常喝绿豆汤 天气热,体温上升,大量流汗,导致体内大量水分和盐分流失,这时应及时补充水分,多喝水。 如果,需要在高温的环境里,进行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至少每小时喝2~4杯水(~毫升),并且水温不宜过高,饮水应少量多次。 还可以多喝点绿豆汤,绿豆性凉味甘,有清热解毒、止渴消暑、利尿之效,经常喝点绿豆汤,可以解暑,预防中暑! 2、做好防护措施 夏季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如: 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准备充足的水和饮料。 随身携带一些防暑降温药品。 衣服也尽量选用棉、麻、丝类等织物,少穿化纤品类衣服,以免大量出汗时不能及时散热,引起中暑。 3、保持充足的睡眠 高温的天气,人的体力消耗较大,容易疲劳,所以,要保证充足的睡眠。 每天保证8小时睡眠,使大脑和其他系统得到充分的休息,使新的一天精神饱满,精力充沛,能有效防止中暑。 有失眠的情况,日常可以用人参、百合、地节,蒲公英,苦荞,五种搭配在一起,全部碾碎,做成人参地节茶,热水冲泡代茶饮,可安神助眠。 人参含有的人参皂甘,能强心气、补肺气。地节味甘多脂,养阴生津。 苦荞清热降火、改善微循环。百合入心经,可养心安神。蒲公英可清热去火。 五种搭配在一起,可以养心、安神、助眠! 小暑过后,做好“四养” 1、神养 小暑过后,神养,是最为重要的。 由于天气闷热,人心火较旺,容易烦躁、心神不定,因而要“静心、养心”。 这里所说的“心”,并非心脏,而是指精神、情志。 即:要保持愉快而稳定的情绪,切忌大悲大喜,切忌发怒,以免以热助热,火上浇油。 睡眠时间在晚10点~11点,起床时间在早上6点~7点。午间在适当睡个午觉,一般半小时左右,就能保证一下午的精力了。 2、食养 小暑过后,饮食以清补、健脾、祛暑化湿为原则。 可吃些清热解毒的凉苦食物,如西瓜、苦瓜、冬瓜和梨等。 忌油炸、辛辣及热性食物。 多吃低脂、低盐、多维生素且清淡的食物,也是夏季食养之道。 3、药养 “药食同源”,所以,药养和食养,没有太大的区别。 各种营养粥是不错的选择,绿豆百合粥,消暑止渴、生津利尿;白木耳粥,滋阴生津、润肺养胃;此外,还有莲子粥、红小豆粥、胡萝卜粥和枸杞粥等。 4、行养 行养,也就是运动。 建议大家,每周做不少于5次有氧运动,每次30分钟为宜,最佳锻炼时间在早上的6点~7点。 运动强度不宜过大,以自己运动后的心率作为标准,即:年龄加上运动后的心率不大于。 运动过后,不要立即喝冷饮降温,否则易伤肠胃。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zixina.com/lzxhxcf/1942.html
- 上一篇文章: 夏天吃这个,自己动手就能做清热解毒还很
- 下一篇文章: 每天学习一种中草药凉粉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