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叶Zhuye

《名医别录》

为禾本科植物淡竹Phyllostachysnigra(Lodd.)Munrovar.henonis(Mitf.)StapfexRendle的叶。其卷而未放的幼叶,称竹叶卷心。产于长江流域各省。随时可采,宜用鲜品。

甘、辛、淡,寒。归心、胃、小肠经。

清热泻火,除烦,生津,利尿。

1.热病烦渴。本品甘寒入心经,长于清心泻火以除烦,并能清胃生津以止渴,可用治热病伤津,烦热口渴,常配石膏、知母、玄参等药用,如清瘟败毒饮(《疫疹一得》)。若配人参、麦门冬等用,可治热病后期,余热未清,气津两伤之证,如竹叶石膏汤(《伤寒论》)。本品轻清,兼能凉散上焦风热,配金银花、连翘、薄荷等,可用治外感风热,烦热口渴,如银翘散(《温病条辨》)。

2.口疮尿赤。本品上能清心火,下能利小便,上可治心火上炎之口舌生疮,下可疗心移热于小肠之小便短赤涩痛,常配木通、生地黄等药用,如导赤散(《小儿药性直诀》)。

竹叶卷心清心泻火作用更强,多用于温病热陷心包,神昏谵语之证,常配玄参、莲子心、连翘心等用,如清宫汤(《温病条辨》)。

煎服,6—15g;鲜品15—0g。

阴虚火旺,骨蒸潮热者忌用。

1.《名医别录》:“主胸中痰热,咳逆上气。”

2.《药品化义》:“竹叶,清香透心,微苦凉热,气味俱清。经曰:治温以清,专清心气,味淡利窍,使心经热血分解。主治暑热消渴,胸中热痰,伤寒虚烦,咳逆喘促,皆为良剂也。”

淡竹叶Danzhuye

《神农本草经》

为禾本科植物淡竹叶LophatherumgracileBrongn.的干燥茎叶。主产于长江流域至华南各地。夏季末抽花穗前采割,晒干切段,生用。

甘、淡,寒。归心、胃、小肠经。

清热泻火,除烦,利尿。

1.热病烦渴。本品甘寒,主归心经能清心火以除烦,入胃经而泄胃火以止渴。用治热病伤津,心烦口渴,常配石膏、芦根等药用;或配黄芩、知母、麦门冬等药用,如淡竹叶汤(《医学心悟》)。

2.口疮尿赤、热淋涩痛。本品性寒能清泻心胃实火,甘淡能渗湿利尿。用治心、胃火盛,口舌生疮及移热小肠热淋涩痛,可配滑石、白茅根、灯心草等药用。

煎服,6—9g。

1.《本草纲目》:“去烦热,利小便,清心。”

2.《生草药性备要》:“消痰止渴,除上焦火,明眼目,利小便,治白浊,退热,散痔疮毒。”

1.化学成分:本品含三萜类化合物,如芦竹素、白茅素、蒲公英赛醇及甾类物质如β-谷甾醇、豆甾醇、菜油甾醇、蒲公英甾醇等。

2.药理作用:本品水浸膏有退热作用;本品利尿作用较弱而增加尿中氯化物的排出量则较强;其粗提物有抗肿瘤作用;其水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有抑制作用。此外,还有升高血糖作用。

.临床研究:用淡竹叶配生地黄、木通、甘草等制成导赤散,随证加减,治病毒性心肌炎64例,痊愈55例,好转9例(浙江中医杂志,,1:4);用导赤散加味治疗白塞综合征8例,7天左右基本治愈(山东中医杂志,,5:4);用竹叶石膏汤治疗顽固性呕吐、呃逆各1例,疗效较好(新中医,,10:16)。

  本文摘自《中药学》,由彭鑫博士工作室编辑整理提供。

  







































北京治白癜风的好医院
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zixina.com/lzxhxcf/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