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塘米粉,当地人又叫米面、扎粉、切粉,青塘镇传统特产,相传手工制作起源于清朝雍正年间(—)举子岩陈氏,沿袭至今。选用当地优质珍贵大米磨制,用传统工艺加工制成。粉条洁白、均匀、柔韧、富有弹性,可炒、可汤,其特点是水煮不糊汤,干炒不易断,香滑爽口,筋道十足。若配以各种菜肴或汤料进行汤煮或干炒,粉丝不断不糊,味道更佳。

青塘镇乡村新闻官邓志想

下面带大家认识下制作青塘米粉的传统工具:生铁锅、柴灶炉、蒸汽推笼、方形锡面托盘、竹筒勺、包粉丝木盒、石磨、切面机、晒面张竹摊,是不是田野生活味道十足。

原料:优质珍贵米

淘米、打浆机

再来了解下青塘米粉的生产工艺流程:选用优质珍贵大米→碾米→淘洗→浸泡→磨浆→蒸粉→压片(挤丝)→复蒸→冷却→晒干→收张→再用80℃热水浸泡至柔软→切粉→包装成扎→晒干→成品,正是制作一丝不苟、系统的工艺流程练就了水煮不糊汤、干炒不易断的青塘米粉。

天然晾晒

天然绿色、手工制作的

青塘米粉等你来品尝,

一年四季均可供应,请联系青塘镇

“乡村新闻官”邓志想订购

联系。

参考购买价格:5元一斤。

炒粉小技巧:

一、青塘切粉用冷水先行泡发

二、准备好你要添加的菜肴,香菜或葱段

三、先炒好鸡蛋,再炒好菜肴,先盛起

四、热锅放油,放入泡发好的青塘切粉翻炒(注意:此过程一定要使用筷子,边翻炒边打散米粉,以免粘团)

五、由于正宗地道的青塘切粉是高温制作,自然晒干,所以烹调过程只需二三分钟即可,加入炒好的菜肴,再加入适量的生抽,青塘切粉宜淡不宜咸,所以不需再加盐,

六、加入香菜或葱段。一盘美味的青塘切粉就大功告成。

青塘镇

青塘镇因塘水碧青而得名,位于英德市东部,国道广州至韶关中段,地处英德市、新丰县、翁源县交界处。南距广州公里,北距韶关70公里,西邻京珠高速公路15公里,离英德县城60公里。

四百多年前,客家人依山傍水聚居于此,清末时期修建得客家围楼随处可见;保存有英德市现存规模较大、历史悠久、保存完整的最具代表性的客家古村石桥塘古村落,古树、古井、古庙散落于此。在青塘遗址黄门岩发现了中国年代最早的可确认葬式的墓葬、华南年代最早的穿孔蚌器、距今年的早期陶器等文物,重新检讨华南地区以往发现的新旧石器过渡的考古材料。

来源:英德市新闻信息中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zixina.com/lzxhxcf/9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