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中医学基本理论,所有的食物均可分为酸(涩)、占、甘、辛、威、淡六大类,但习惯仍称为五味。不同味的食物具有不同的作用。一般情况下,中医食疗多采用甘味、淡味食物,咸味和酸味食物次之,辛昧食物再次,苦味食物用得最少。

(一)甘味食物

甘味食物具有补虚和中、健脾养胃、缓急止痛等功效,用于预防和治疔亚健康状态以及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运化无力等所导致的疾病。如用山药补中益气、大枣健脾补血、甘蔗补阴生津、狗肉温肾助阳等。

(二)淡味食物

淡昧食物具有健脾渗湿、利尿消肿等功效,多用于水肿、小便不利、脾胃虛弱等病证。如用生薏苡仁利水渗湿、炒薏苡仁健脾止泻。

其他淡味食物还有白扁豆、莲子、灰实、山药、冬瓜、茯苓、葫芦、荠菜、南瓜等。

(三)咸昧食物

威味食物具有泻下软坚等作用,用于治疗肿瘤.症瘕积聚.便秘等。如海带、海藻、海蜇、紫菜、淡菜、海虾、海参等。

(四)酸(涩)味食物

酸(涩)味食物具有收敏固涩、生津止泻、涩精止遗等功效,用于肝气升发太过、虚汗、久泻久痢、遗精、带下过多等滑脱之证,如鸟梅、五味子、橘子、苹果、葡萄、酸枣、芡实、银杏等。

(五)辛昧食物

辛味食物具有发散、行气、化湿,开胃的作用,多用于表证、气滞血瘀、纳呆厌食或食欲不振、水肿、痰湿内停、肢体沉重等。如大葱、生姜、莞荽(即香菜)、薄荷、燕香、橘皮、薤白、洋葱、大蒜、芥菜、花椒、胡椒、桂皮等。

(六)苦味食物

苦昧食物具有清热燥湿、泻卜通便、止咳平喘等功效,用于热性体质或热证、肿瘤、咳喘、大便秘结、脑出血等。如金银花、菊花、蕺菜(鱼腥草)、苦瓜、百合、香椿叶、藏青果、芦笋、莲子心、蒲公英等。

古人将金、木、水、火、土五行配属五味,以区分五味的五行属性。据《吕氏春秋通诠》载:"五行配五味",谓酸属木、苦属火、甘属土、辛属金、咸属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zixina.com/lzxsyjd/12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