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并且具有很强活力的物质。人体的气,是由先天精气和后天精气所构成。

肺为气之主,主呼吸之气和一身之气的生成;脾,为气血化生之源,气的生成离不开脾所传输的水谷精微物质。

肺所吸入的清气和脾所转输的水谷精微之气,合起来生成了营气、卫气、宗气,我们又称之为「后天精气」。先天精气,也叫做元气,藏于肾中,激发着人体脏腑功能活动。

肥胖之人多气虚

一到夏天,我们会发现肥胖的人更容易出汗,没怎么活动,可是额头上会有密密的汗珠,稍微动一下就滴滴答答往下掉。肥胖之人更怕热,原因还是在于气虚。

中医认为:肥胖多为气虚和痰湿内蕴所致,因此有“胖人多气虚”之说。胖人动则汗出、汗出气喘、心跳加快、容易疲累,多与气虚有关。

气能摄津,如果气不足,则令肌表腠理不固,无法固摄津液,汗液就像开了闸一样溢出。因此,气虚肥胖人群容易自汗,相对来说夏季更严重。

最根本的方法就是补气,兼顾健脾。脾健则机体水道畅通,水湿运化正常,避免了痰湿的生成,也能慢慢改善肥胖体质,这里推荐一款简单的中药代茶饮。

黄芪茯苓大枣茶

??黄芪3克、茯苓和浮小麦各5克、大枣5枚

??取水适量,每日煎一碗汁水,代茶饮即可

黄芪,补气;茯苓,健脾利水;浮小麦味甘、性凉,可以除虚热、止虚汗,针对气虚自汗很有效;大枣补虚益气、养血安神,还能调和汤味。

这碗汤补虚止汗的效果很好,针对气虚、痰湿的肥胖体质能起到非常不错的调理之效。

如何判断是否气虚?

  中医理论认为,胖人大多阳气虚,体内有痰有湿,痰湿阻碍气的升降出入,于是,气渐渐弱了下去,人渐渐胖了起来。肥胖者罹患动脉粥样硬化、中风、冠心病等疾病的风险普遍较高,而且这类人往往不大喜欢活动,活动时也很容易肢体疲乏困重。

  判断一个胖人是否气虚,最简单、最直观的办法是观察他的上眼皮,看有没有肿眼泡的现象。因为“脾为生痰之源”,当体内痰湿堆积,使得脾的运化功能失调,脾之气无法正常上升时,人的眼睑就会浮肿。另外一个外形特征是,气虚的胖人大多腰腹部肉肥下垂,像挂着一个游泳圈。

  中医一式三招补气法

  一式即为牢记气虚补气。

  三招即为一清心、二喝粥、三艾灸。

  第一招:清心

  许多胖人气虚的原因是心虚,心虚的原因则是想得太多,整天忧心忡忡、患得患失。一个人如果将自己的心灵敞开了的话,那么气也就敞开了。所以,胖人养生先应清心。清心有很多方法,如:站桩法,即每天什么都不想,静静地在一个地方站上半小时。

  第二招:喝粥

  粥虽简单,里面却饱含养生的大智慧。常见的粥有上百种,绿豆粥、大枣粥、莲肉粥、扁豆粥、杏仁粥……任何食物皆可入粥,这也体现了粥的宽容和博大。但什么人喝什么粥却颇有学问,暑热之人应喝绿豆粥,因为绿豆能清热解毒;受风寒之人应喝姜粥,因为姜能温中散寒,通神明,古人有“秋姜夭人天年”之语,意思是说,秋天的姜能让原来短命之人活到天年。

  气虚的胖可选择荷蒂粥,荷蒂就是荷叶的蒂,它包括荷叶的基部连同叶柄周围的部分叶片。荷出淤泥而不染,居水中而不被水没,在金、木、水、火、土五行中,它独占三行,它生于土中,秉承了土气,居于水中吸收了水气,长成为植物,又蕴藏了木气。荷全身都是宝,根茎是藕,具有开胃消食的功效;莲子心能清心火;荷叶能清热凉血,降血脂;而荷蒂则能生发元气,补脾胃之气。荷蒂在荷的中间部分,它既有上面莲子心清心火的作用,又有下面莲藕补脾胃之气的作用,更能生发元气,用它来煮粥最适合气虚的胖人。

  第三招:艾灸

  每天用艾条熏炙脾腧穴、足三里、气海穴和膻中穴。这四个穴位都是补气的大穴,每天熏炙,能起到补气的作用。

  中医推荐以下食疗方案

  山药苡仁茶:淮山药、薏苡仁各9克,水煎代茶饮用。常饮山药苡仁茶可使中气足、精神好、脸色佳。

  香菇泥鳅粥:香菇泥鳅粥对于气虚及胃肠功能差的人极具功效。将泥鳅、大蒜、香菇、大米、葱共熬成粥,不但味道佳,且营养价值高。

  四神汤:莲子、薏苡仁、淮山药、芡实煎煮成汤,是适合气虚之人的养生饮食。也可在四神汤中加排骨、鸡肉等,为防止营养过剩、发胖,可以去掉附着的油脂再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zixina.com/lzxsyjd/7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