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眼睛挂着泪珠rdquo
前言 产前超声日常工作中不时遇到先天性鼻泪管囊肿的病例---眼内眦探及小液区,个人感觉就像“眼睛挂着泪珠”。 不久前有个基层医生抱怨:中孕超声没检查到鼻泪管囊肿,孕37周超声发现;出生后目视内眦出微隆起,哭闹时明显;患儿家属因此质疑超声医生为何不早点发现?并提出不合理要求。 决定理一下鼻泪管囊肿的“前世今生”,怎么发生的?如何诊断?如何治疗?有无危害?如果能增加各位同行自身的知识储备,以后遇到类似情况能自如解释应对,也算我没白费功夫 怎么发生? 鼻泪管囊肿又称泪囊突出、泪囊囊肿或先天性鼻泪管堵塞,是泪道先天性发育障碍、鼻泪管下端开口处被残存膜样组织(Hasner瓣)封闭或管腔被上皮细胞碎屑堵塞引起鼻泪管囊性扩张所致。国外文献多以先天性泪囊突出命名。 泪道发育过程中,由面裂的侧鼻突与上颌突融合时包裹成一段上皮条索。初为柱状实体,之后中间细胞解体形成管道。发育过程中如果上方管道化障碍,则泪小点泪小管发育不良;下方管道化不全形成鼻泪管阻塞或闭锁。 产前超声如何诊断? 以双眼眶横切面为主,重点观察胎儿双眼眶与眼球位置、大小、眼距、对称性,眼眶鼻侧有无包块以及包块的位置、性质、大小、数量、血流情况与周边器官毗邻关系。 超声特点: 1、位于眼内眦内下方、鼻骨外侧,下端通向鼻腔。 2、横切为类圆形,边界清晰、光滑,内透声好。 3、有时囊内可见点状、絮状、团状高回声(黏液、上皮脱屑)。 4、可单侧、也可双侧发生。 5、CDFI:囊内无血流信号。 6、不随眼球运动而移动,对眼鼻等周围组织脏器无明显压迫效应。 7、较大者容积成像可见内眦处稍膨出。 8、注意与眶周皮样囊肿、鼻额部脑膨出、皮下血管瘤等鉴别。 病例一 单侧鼻泪管囊肿,横切、纵切为类圆形,应为泪囊扩张形成。 病例二 双眼内眦鼻泪管囊肿,内均见团状高回声。 病例三 双眼内眦鼻泪管囊肿,内透声好。 病例四 图1:倾斜的双眼水平横切面,可见泪囊扩张、并向下沿扩张的鼻泪管进入鼻腔。 图2:倾斜的冠状面,可见整个扩张泪道的形态。 如何治疗? 新生儿鼻泪管囊肿可先保守观察治疗,预防感染,期间适当手法按摩可促进鼻泪管开通,短期内不需手术。仅个别囊肿较大引起呼吸困难考虑手术治疗。 有何危害? 产前检查出该病预后良好,出生后啼哭、呼吸运动和泪液可帮助Hasner瓣自发破裂(78%3个月内、91%6个月内自发破裂),并不引起明显临床症状,仅6%新生儿出现临床症状如鼻塞、溢泪、内眦囊肿、泪囊炎及眶周蜂窝炎等。 该病多于晚孕期检查发现,因为鼻泪管是泪道胚胎发育形成过程的最后阶段。所以中孕期超声未发现,而晚孕期发现,并不是中孕期漏诊。 所以鼻泪管囊肿是种临床预后好、大部分可自愈的疾病。掌握该病产前超声特征、鉴别诊断及其临床转归,可减少孕妇不必要的心灵负担,为产前评估胎儿提供依据。 王焱谢谢认可!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zixina.com/lzxsyjd/7945.html
- 上一篇文章: 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