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ì立xià夏5月5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立夏。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立夏后气温迅速升高,正式进入夏季。立夏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孟夏时节的正式开始,更是阳历辰月的结束以及巳月的起始,时间点在公历5月5-6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交立夏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夏,四月节。立字解见春。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这里的「假」是「大」的意思,是说春天播种的植物已长大了。早有蜻蜓立上头小荷才露尖尖角立夏5月5日,立夏。阳光温暖,万物长大,一切丰盛自在。古代,人们非常重视立夏的礼俗。在立夏的这一天,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举行迎夏仪式。君臣一律穿朱色礼服,配朱色玉佩,连马匹、车旗都要朱红色的,以表达对丰收的祈求和美好的愿望。宫廷里“立夏日启冰,赐文武大臣”。冰是上年冬天贮藏的,由皇帝赐给百官。立夏节气时,江南阴雨绵绵,正式进入雨季,雨量和雨日均明显增多;华北、西北则多风干燥,气温回升很快,但降水仍然不多,大气干燥,土壤干旱。此时,春意已尽,是夏天的开始。季节转变,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夏季是一个生长的季节,一个充满生机的季节,她不像春,那么柔情,不像秋,那么萧瑟,也不像冬,那么冷冽,在我的印象当中,夏,往往是激情的、热烈的、灿烂的……立夏节气民间习俗1迎夏仪式“立夏”的“夏”是“大”的意思,是指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了。古代,人们非常重视立夏的礼俗。旧时,在立夏的这一天,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举行迎夏仪式。君臣一律穿朱色礼服,配朱色玉佩,连马匹、车旗都要朱红色的,以表达对丰收的企求和美好的愿望。2疰夏绳旧时,用五色丝线于立夏日系于孩童的手腕等处,寓意消灾祈福不得疰夏病,丝线被称为“疰(zhu)夏绳”亦称“长命缕”。3斗蛋游戏过去,每当立夏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将一些鸡蛋、鸭蛋或鹅蛋煮熟,用冷水浸泡后再套入编织好的丝网袋,挂于孩子颈上。孩子们便三五成群,进行斗蛋游戏。因为蛋形如心,人们认为斗蛋,吃蛋就能使心气精神不受亏损。4立夏“秤人”立夏还有秤人的习俗。人们在户外悬秤于大树下,为小孩和老人称量体重,以检验一年来身体的变化。秤钩悬一根凳子,大家轮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讲着吉利话。5忌坐门槛立夏日还有忌坐门槛之说。在安徽,道光十年《太湖县志》中记载:“立夏日,取笋苋为羹,相戒毋坐门坎,毋昼寝,谓愁夏多倦病也。”说是这天坐门槛,夏天里会疲倦多病。30年代《宁国县志》中记载:“立夏。以秤秤人体轻重,免除疾病,所谓不怯夏也。俗传立夏坐门坎,则一年精神不振。”立夏日,孩童忌坐石阶,如坐了则要坐七根,始可百病消散。忌坐地栿(门槛),谓这天坐地栿将招来夏天脚骨酸痛,如坐了一道就须再坐上六道地栿合成七数,方可解魇。立夏运气今年立夏节,值庚子年二之气,庚子年中运为金运太过,金太过则克木,导致木弱而生发无力,全年气候偏燥,然二之气主气少阴君火,客气厥阴风木,木生火,万物可行舒荣之化。《圆运动的古中医学》认为:立夏小满二节。地下封藏的阳热,由升而浮,则成夏季。立夏以后地面阳热较多。《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言:“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立夏标志夏季已经到来,阳气进一步生发,从春温逐渐转为夏热。夏气通于心,是调理养护心火系统最佳的时间。五行相生,心火生脾土。脾主运化水谷水液,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阳充足人体的供养就有来源。脾胃运化正常,升降有序,利于人体恢复巩固正气。去年暖冬,封藏不足,春季肝木生发无力。肝木生心火,顺天应时调养肝胆才能更好地长养心火。面对今年全球肆虐的疫情,我们积极面对正应如《黄帝内经》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反过来“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只有自身的正气充足,抵抗力、免疫力、自愈力才会提升,才能够无惧病毒侵袭。故立夏时节我们宜强心健脾,补肾益肺,兼顾调理肝系统。1养生重养“心”,天热宜戒怒故立夏养生要注意“养心”,四季中夏天属火,火气通于心,加上气候炎热,汗液外泄,易耗伤心气,令人烦躁不安。要静养,避免大量出汗,“汗”出伤阳。在饮食方面也要坚持“增酸减苦、补肾助肝、调养胃气”的原则,宜清淡,多吃蔬菜、水果、粗粮。《医学源流论》曰:“心为一身之主,脏腑百骸皆听命于心,故为君主。心藏神,故为神明之用。”在中医文献中对心解释为血肉之心和神明之。血肉之心即指实质性的心脏;神明心,是指接受和反映外界事物,进行意识、思维、情志等活动的功能。《医学入门》曰:“血肉之心形如未开莲花,居肺下肝上是也。神明之心……主宰万事万物,虚灵不昧是也。”“心为火脏,烛照万物”故凡脾胃之腐熟运化,审阳之温煦蒸腾,以及全身的水液代谢、汗液的调节等等,都与心阳的重要作用分不开;其二,心与夏气相通应。即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四时阴阳消长变化,与人体五脏功能活动是相互关联、相互通应的。心通于夏气,是说心阳在夏季最为旺盛,功能最强。提醒人们在春夏之交要顺应天气的变化,重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zixina.com/lzxyyxg/4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