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中国传统节日。

重阳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重阳节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

汉代,《西京杂记》中记西汉时的宫人贾佩兰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相传自此时起,有了重阳节求寿之俗。《荆楚岁时记》云:“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隋杜公瞻注云:“九月九日宴会,未知起于何代,然自驻至宋未改。”求长寿及饮宴,构成了重阳节的基础。

如今,重阳节又称作老人节,赋予了敬老涵义,提倡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传承着孝敬老人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作为晚辈,对待家中老人,不能只在物质上满足,更要注意精神层面的关爱,每天一个电话,一句关心,也会让老人倍感温暖,这也是孝的体现。同时,也要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九九重阳,九九与“久久”同音,被赋予长久长寿的含义。老年人的机体功能会随着年龄而减弱,学习健康养生知识不仅能延年益寿,也可以一种健康的状态度过好每一天。那么重阳节后应该如何喝茶养生呢?

讲究“早、少、淡”

“早”是指上午喝茶为宜。

人体经过一昼夜的新陈代谢,消耗了大量的水分,血液浓度较大,上午喝一些茶,不仅可以补充水分,还可以稀释血液。

同时由于茶叶中富含的咖啡碱成分具有兴奋的作用,这种作用会在人体内维持一段时间,老年人在午后或者晚上饮茶,很有可能会引起夜晚失眠,不利于休息。

“少”是指每次喝茶的量要少。

因为大量液体进入血管,本身就会加重心脏的负担,再加上茶中的兴奋物质会使人体心跳加快,加重心脏的负担。

老年人的心脏功能较弱,特别是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的老年人,过量饮茶会产生胸闷、心悸等不适的症状。

此外,大量饮茶后也会稀释胃液,降低胃液的浓度,从而产生消化不良、腹胀、腹痛的症状。

“淡”是指茶汤浓度要低。

茶叶中含有鞣酸,鞣酸可以与食物中的铁元素发生反应,生成难以溶解的新物质。当人体大量饮用浓茶后,鞣酸与铁质的结合就会更加活跃,给人体对铁的吸收带来障碍,老年人常喝浓茶可表现为缺铁性贫血。

同时,鞣酸还能与食物中的蛋白质结合生成一种块状的、不易消化吸收的鞣酸蛋白,有便秘的老人会加重症状。

重阳节喝茶习俗1、普洱茶

科学证实普洱茶具有溶油祛脂、调节代谢、防辐射等多重效果,长期饮用普洱茶能使胆固醇及甘油酯减少,有治疗肥胖症的功用;同时饮用普洱茶能引起人的血管舒张、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和脑部血流量减少等生理效应,所以对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患者有良好治疗作用。

重阳节喝茶习俗2、金银花茶

金银花也是民间常用的药材,其味甘,性寒,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作用。可在炎热的天气饮用,以清热解毒,预防中暑。取金银花茶5到10克,放入杯中用开水冲泡,盖上杯盖焖上几分钟,茶汤的色泽和味道会更佳。由于金银花偏寒,并不适合长期饮用,特别是虚寒体质或者女性月经期间禁止饮用,否则可能出现不良反应。

重阳节喝茶习俗3、莲子心茶

泡莲子心茶一次使用2克莲子心即可,也可以取3-6粒与其他茶一起泡。在多款自制饮料中,莲子心茶可能是最“自讨苦吃”的了。莲子心是莲子中间青绿色的胚芽,性寒,有清热、安神、强心的功效。其清心火的功效特别适合因为心火内炽所致的烦躁失眠者饮用。

重阳节喝茶习俗4、桂花茶

夏天很多人觉得皮肤干燥,或由于上火而导致声音沙哑,经常喝喝桂花绿茶或桂花乌龙茶,也可起到缓解作用。多喝桂花茶能消除口臭,维持口腔健康。用少量桂花在水中冲泡,水温不可太高,保持在85度左右即可。

欢迎业内人士或茶叶爱好者,向我站独家投稿,发表并通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zixina.com/lzxyyxg/4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