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东西管不住嘴,是ldquo胃喜为补
现在的人肥胖的风险越来越高,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现在食物的种类太丰富,即使每种食物只吃一口,一餐下来也可能热量超标。更糟糕的是,有些人见到什么都想吃,根本停不下嘴,这又进一步增加了热量的摄入。 这里可能有些人会借用中医“胃喜为补”的说法,来解释她们旺盛的食欲。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停不下嘴的原因,真的是身体所需吗? 停不下嘴,可能是馋 1招教你分辨 并不是!食欲好可能是心理所需,是馋了,而非身体所需,因为饥饿是身体缺乏能量最本能的表现,只有饥饿时想吃的东西才是真正的身体所需。 那么,该如何判断自己在想吃东西,到底是饿了还是馋了呢? 这主要看你想吃的是什么。一般来说人在饥饿到极致时,最想吃的食物不是大鱼大肉,而是粮食。如果你饿的想吃馒头了,或是觉得大米饭特别香,基本上可以判断是真的饿了,但如果是想吃一种味道很重的食物,比如口水虾或者红烧肉,这种情况大多是馋了,不是身体反应而是心理反应。 饥饿时“想吃粮食”的想法和我们忌不掉甜食是一样的,都是身体最基础的本能,因为生命必须依靠能量维持,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这3大营养物质,就是能量的来源。特别是碳水化合物,在转化能量的过程中,转化速度是最快的,可以迅速为人体供能。 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先人们为了在食物匮乏的时候,最快获取能量活下去,逐渐进化出了对粮食的钟爱,而且这种钟爱远远超过其他食物,就是因为能量是身体的“刚需”,而粮食能直接转化为能量,所以饥饿的时候,身体会本能优先选择粮食。 过分贪吃是心火旺 吃苦去心火,但要适可而止 疫情期间,我的一个同事在家隔离得实在无聊,突然有一天特别想吃稻香村的蒜肠,而且是急迫到马上就要吃,不吃就浑身不舒服的程度。于是,马上下楼到旁边的“稻香村”买了根蒜肠,结果没等进家就吃完了,立刻心里也就不那么闹腾了。 她的这种情况就是典型的心理所需,甚至可以称之为“焦虑”。只不过,有些人的焦虑表现为坐立不安,或是非要马上知道结果,有些人的焦虑则像她一样,表现为要立即吃一种食物。 如果去看中医,多会被辩证为心火盛,治疗这种心火盛导致的食欲亢奋,我之前讲过,要用牛黄清心丸这样的苦味的药物清泻心火。 很多人知道吃苦是可以去火的,这其实也是进化出来的结果。苦的味觉形成,是先人吃了伤身甚至是致命的东西后,留下的心理印记。人们对苦味是本能的抵触,可以帮助人类最大限度的远离有毒的东西,吃苦去火也是同样的原理。 孔子讲“食色性也”,这句话高度地概括了生物的本能,即任何生物生存的过程中只有2件大事:一个是自己活下去,一个人是让后代活下去,食欲保证了前者,性欲保证了后者,所以食欲、性欲是人类最基础的欲望,但如果这2种欲望过高,就要反过来伤身了。 为了避免这种过盛的欲望伤身,中医多用苦味的药物来进行干预,其中黄连、竹叶、莲子心这类苦味药物,重在清心火,可以用来遏制过高的食欲;知母、黄柏这类的药物,则重在清泻肾经虚火,常被用来遏制不能控制的性欲冲动,比如中成药知柏地黄丸,就有这类效果。 但无论是清心火的牛黄清心丸,还是清肾经虚火的知柏地黄丸,在使用时一定不要久服,因为欲望是生命之必须,没有欲望的生命是没有活力的,只有过亢的欲望才需要抑制,这也是苦味的药物作用所在。 END 补血养颜,安心养神 甄选12种食材,制成经典中医糕方,用食疗的方式化阴生津、补养气血、养心安神,健康美味又养生。↓↓点击图片快速购买↓↓ 策划编辑:十五子 图片来自网络,属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部分作品若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以协商授权事宜。 如有健康疑问,可点击这里向我咨询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养生好物! 有用请给我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zixina.com/lzxsljz/4083.html
- 上一篇文章: ldquo莲子心rdquo有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