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30℃+的麻涌,一出门就热哭了,除了想躲进空调房里外,心里渴望的还是一碗冰冰甜甜的凉粉。

对于不少麻涌人来说,夏天的标配除了空调,还有凉粉!大夏天里来碗冰冻的凉粉,是从内到外的消暑,无凉粉不夏天!

还记得小时候的夏天,熟悉的吆喝声总会在一天最炎热的时候如期而至,“凉~粉~凉~粉~”,阿姨蹬着三轮车,载着满满一桶的黑凉粉,走村转巷地叫唤着,兜售着属于麻涌夏天的一抹清凉。

每当这个时候,总会问阿妈要上两块钱,拿着大碗飞奔追上卖凉粉的阿姨,买上一份厚实的黑凉粉,而卖凉粉的阿姨从来不用称,用铲子一铲就装上满满一碗。

小心翼翼捧回家,忍着口水先放进冰箱冰冻会,用刀子划成小块,加点白砂糖,就可以开吃啦。几块钱就能买到一盘黑凉粉,简直是童年里整个夏天最爽的事了!

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长大后的夏天渐渐不再听到凉粉的叫卖声了,现在运气好的话,去麻涌的市场逛逛兴许能碰到卖凉粉的小摊位。

现在妈妈偶尔也会买回一盒盒的“速食凉粉”粉自己制作,加入一定比例的水共同煮沸后拌均成糊状,放凉冷冻后就会结成块状,方便快捷,操作难度直线降低,10分钟不到就可以在家搞掂,很适合手残党。

那传统的凉粉是怎么做的呢?这可没有“速食凉粉”那么简单咯~首先把处理好的凉粉草放进锅中煲,用大火把凉粉草的胶质熬制出来。

熬制2个小时后再用筛子把凉粉草水分离出来,多次分离后,凉粉水更加细腻,这样做出来的凉粉口感会更加好。

然后用大锅继续熬制凉粉水,过程中不断地搅拌搅拌,期间加入适当的粘粉水,帮助凉粉凝固。如果不加粘粉水,最后出来的成品就是我们平时喝的凉茶啦。

加多少粘粉水的量也是很关键,具体根据凉粉草的胶质而定,只有经验丰富的的制作者摸一摸干草才能知道凉粉的大概数量。凉粉水颜色有点像奶茶,闻起来味道像平时所喝的“王老吉”。

继续搅拌2小时,待水开后就可以倒出来凝固,凝固时间一般是2个小时。前前后后需要六个小时,想要吃一碗正宗的凉粉实在不简单呀!

一到夏天刷刷朋友圈,还是会发现有街坊朋友愿意花时间花心思自己去制作传统凉粉der。

凉粉由来历史也是悠久,是清朝一个叫做“大只威”的人研发,“大只威”在西关开凉茶铺,也常卖一种叫凉粉草的药,并教人用凉粉草煲粉葛,医治咽干咽痛,清热防暑。

后来因小孩都不太喜欢喝药,于是他就用凉粉草合葛粉调煮,再冷冻成糕,吃时再拌上糖胶,取其名曰"凉粉糕"。

果然,小孩都十分喜欢吃此凉粉糕,这样既可治病保健,又可作甜品食用,两全其美。后来这个方法很快就在广州流传开去,无论凉茶铺还是甜品店都制作售卖这种凉粉糕了。

很多人觉得凉粉和龟苓膏看起来一样,但其实是两种不同的食物。从色泽上说,龟苓膏会更深沉一点。从口味上说,凉粉带有草本天然的清香,而龟苓膏因为加入了龟板、茯苓等药材,所以味道偏苦。

凉粉直接吃的味道会比较清淡,传统吃法会配搭白砂糖、炼奶、蜜糖等。

小编就觉得凉粉加炼奶最合适了,甜甜的还有奶香味,对于暑热的天气真是刚刚好!

虽然现在外面卖的凉粉各种各样搭配都有,口感也丰富了,但还是想念那一碗承载着满满童年记忆的手工制作凉粉。

“凉~粉~凉~粉~”那口音、那嗓门、那语气,今时今日犹在耳畔。除了蝉鸣声,麻涌大街小巷里的凉粉叫卖声,也是那些年仲夏的美好回忆。这个夏天,你吃凉粉了没?

我们的麻涌

更懂群众的自媒体

报料合作挑逗小编

↓↓↓点击阅读原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zixina.com/lzxsyjd/4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