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节循气今日大暑,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怎
大暑 欲知应候何时节 六月初迎大暑风 小暑节气已经过去了,大家有没有感觉到气温明显闷热一些了呢?“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大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此时太阳到达黄经度。《历书》里记载,"大暑,斯时天气甚热于小暑,故名大暑。"正值中伏前后,这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一年最热时期,也是喜热作物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此时我国部分地区亦雨量丰沛,湿度较大。大暑赏花 荷花,毛茛目睡莲科植物。《本草纲目》中记载说荷花,莲子、莲衣、莲房、莲须、莲子心、荷叶、荷梗、藕节等均可药用。例如,荷花活血止血、莲子养心益肾、荷叶清暑利湿、藕节散瘀解热等。茉莉,叶色翠绿,花色洁白,香味浓厚,为常见庭园及盆栽观赏芳香花卉。行气开部茉莉花所含的挥发油性物质,具有行气止痛,解郁散结的作用,可缓解胸腹胀痛,下痢里急后重等病状,为止痛之食疗佳品。三角梅,别名三角花、光叶子花,原产巴西。叶可作药用,捣烂敷患处,有散淤消肿的效果。花可作药材基原,活血调经,化湿止带。治血瘀经闭、月经不调、赤白带下。大暑养生,重在祛湿 No.1 湿气从哪来? 1、天气闷热潮湿夏季人体代谢旺盛,能量消耗较大,但由于天气闷热,排汗不畅,就会造成湿气积聚。此外,大暑二候再来凑凑热闹,湿浊之气就会在体内积聚,这时,身体里的热就会不断炙烤这些湿浊之气,即中医所说的“化热”,久而久之,若疏于调理,就会形成湿热。2、室内外温差大夏季人们都习惯性地躲到室内避暑,如果在烈日下出汗后,突然回到空调场所中,骤降的温度会让张开的汗毛孔突然关闭甚至堵塞,侵入体内的寒气容易损伤人体的阳气。此外,在空调下,人更不会出汗,还会把本来应通过发汗外泄的湿浊留在体内,从而引发寒气闭塞。3、饮食过度寒凉酷暑焦灼后,畅饮一杯冰凉的饮料很是痛快,但是冰爽带来的寒气却往往被我们忽略。暑天人体的阳气都会跑到体表,即“浮阳越外”,此时内脏会处在一个湿寒的格局,如果此时吃冷饮则会加重身体内的湿寒,寒气郁结到极点则生热,于是就会导致湿寒转成湿热体质。No.2 体内湿气重的表现有哪些? 首先,可以观察舌头是否有牙齿压迫的痕迹,如果湿气比较严重,痕迹比较明显。其次,观察舌苔的颜色,正常的颜色应该是粉润红润色,而发白、发黄都是湿气比较严重的表现。再次,可以观察大便的状态,大便是否成型、是否容易清理。最后了解自身的精神状态,是否无精打采,经常睡眠不足,和脾胃状态。如果以上症状都有的话,则证明体内湿气比较严重。No.3 如何祛湿? 1、健步走健步走是速度介于跑步和散步之间的一种运动方式,尤其适合中老年人参与。健步走的运动量适中,而且技术的要求非常低,没有器械的限制,对于增强腿部肌肉和提高心肺功能都有很好的作用,很适合在大暑的时候锻炼。2、太极拳太极拳是一种内外兼修、动静结合的拳术,是我国特有的练身武术之一。太极拳的特点是松、静、柔、深。松就是放松,肌肉和精神都放松,在这炎热的夏天,不妨打上一套太极拳,让身体活动起来。让心灵安静下来。夏天练习太极容易出汗,有利于排出体内淤积的毒素,促进血液循环,可到达“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的效果。3、食疗法薏米性质甘平,燥湿的力量非常强,并且入肺、肝和胃经。对于身体湿气过盛,无论是湿热还是寒湿,都可以用薏米燥湿。平时煮粥做饭偶尔少放一些薏仁米,都有利湿健脾的功能。冬瓜味甘、性寒,有消热、利水、消肿的功效。冬瓜的种子和皮也可入药,冬瓜肉及瓤有利尿、清热、化痰、解渴等功效。亦可治疗水肿、痰喘、暑热、痔疮等症。冬瓜如带皮煮汤喝,可达到消肿利尿,清热解暑作用。编辑:山苍、半夏图源:网络往期精彩 -驻颜-画眉宫廷秘方 胭脂水粉 白芷驻颜 中医美容常用方法现存《永乐大典》美容医方 从经典本草看时尚美容-病痛-脱发 失眠 便秘 脾胃 湿疹 急症 记忆衰退 女性冬病针治难产 针治颈椎 针治哮喘 针治失眠 战场针灸春节综合征 须发早白 小儿感冒 口中甜味要当心“人面桃花”可能是光敏皮炎 你的父母膝盖会冷痛吗-科普-中药麻醉 香道文化 面部光谱 被忽略的中医急救原来音乐能治病 比较心与heart 睡觉是最好的养生唐宋牙刷什么样 中医细说丹田 影视剧的中医误区古代怎么处理垃圾 太极拳的养生原理 针刺消毒史何以“膏肓”一误再误 古代医药怎么打广告-文化-金瓶梅 红楼梦 黄帝内经 伤寒直指 闲情偶寄 山海经周易 稳婆 上古 巫医 西夏 郑和 面相 废存 外交海派中医 古代解剖 古代女医 元代饮食 惧虚与滥补驱吓民俗 神农尝百草 道家道藏与中医 广州医药老字号衣衾飘香的古代中国 本草纲目中的染色草木 什么是祝由-品诗-登高 芣苢 江南 苏幕遮 粉蝶儿 蝶恋花秋词二首 问刘十九 终南望余雪 观书有感二首点“在看”,让更多人了解中医药文化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zixina.com/lzxsyjd/6001.html
- 上一篇文章: 这些最耗阳气的事别干
- 下一篇文章: 科普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养肝正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