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冬去春来,万物复苏。春天,自然界的树木开始生发,人也一样,阳气生发。在中医理论中,春天属木,而人体的五脏之中肝也是木性,与春令升发之阳气相应,因而春季是养肝护肝的最佳时节,也是肝病的多发时节。那么,春季应如何养肝呢?

养肝明目是首要:肝脏在人体内是主疏泄与藏血,非常重要。人一旦肝脏受损,就不能耐受疲劳,常表现为浑身无力、没有食欲,看点东西,眼睛就会发干。在中医理论中,肝开窍于目,若肝血不足,则易使两目干涩,视物昏花。正如《素问·金匮真言论》曰:“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所以杏林箴言说:“春令进补有诀窍,养肝明目是首要”。春季可适当食用如荞麦,荠菜、菠菜、胡萝卜、藕、牛奶、银耳、鸡肝、雪梨、苹果、枸杞、菊花、桑葚等以养肝明目。

春季养肝调情志:在春天肝气旺盛而升发,人的精神焕发。可是如果肝气升发太过或是肝气郁结,都易损伤肝脏,到夏季就会发生寒性病变。正如《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因此,顺应天时变化,春季对自己的精神摄养进行相应调整,保持精神愉快,胸怀开畅,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对于肝脏的保健也是必不可少的,这就要求大家要学会自我调控和驾驭好情绪,心胸开阔,遇到不快的事要戒怒,并及时进行宣泄,防止肝气郁结。平时要培养乐观开朗的性格,多些兴趣爱好。

养肝注重调睡眠:现代人阴阳颠倒的生活习惯对于肝脏的损害尤其严重。现在很多人的肝病其实是“熬”出来的,一般熬了夜的人大多双目赤红,这是肝火上升的症状。长期如此,必然伤肝。《黄帝内经》中记载:“人卧血归于肝”,而在春季应“夜卧早起”。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睡眠时进入肝脏的血流量是站立时的7倍。流经肝脏血流量的增加,有利于增强肝细胞的功能,提高解毒能力,并加快蛋白质、氨基酸、糖、脂肪、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代谢,从而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抵御春季多种传染病的侵袭。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注重科学睡眠:坚持睡前用热水洗脚,晚饭莫过饱,睡前莫喝浓茶及咖啡。讲究睡姿,睡时应‘卧如弓’,以右侧卧位,睡眠方向以头东脚西为宜。要有静谧的睡眠环境,室内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床铺舒适,利于进入甜蜜的梦乡。

减酸增甘宜温补:在饮食上,春天饮食应遵从《黄帝内经》里说的“春夏养阳”的原则,适当多吃些温补阳气的食物。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韭叶热根温,功用相同,生则辛而散血,熟则甘而补中,乃肝之菜也。”春天适量吃些性温的韭菜,可起到补人体阳气,增强肝和脾胃功能的作用。

在口味上则宜甘少酸,春天肝气本来就偏旺,中医认为,五味入五脏,酸味入肝,甘味入脾,如果一味贪食酸味食品,就会更加增强肝气的升发,使本来就偏盛的肝气变得亢盛而损伤脾的功能。所以,为了平衡肝旺克脾,避免脾胃消化系统功能受到影响,春季在调理肝的同时要注意脾胃的问题。正如唐代药王孙思邈在其《千金方》中记载:“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大枣、山药最宜于春季食用,李时珍称赞大枣“气味甘平,安中,养脾气,平胃气,通九窍,助十二经,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百药,久服轻身延年。”山药味甘性平,具有健脾养肝、滋肺益气、补肾固精等功效,可用枣、山药与大米、小米、豇豆煮粥食用,以健脾养肝益胃,滋阴润燥。

此外,春天要多吃蔬菜,如香菜、春笋、豆芽、莴笋、菠菜、香椿、荠菜、芹菜、油菜、柳芽等,既能补充多种维生素、无机盐及微量元素,又可清热润燥,有利于体内积热的散发。在春天要尽量忌吃油腻、生冷、黏硬食物,以免伤及肝脾。至于新鲜水果,虽有清热生津解渴作用,但大多味酸而不宜在春天多食。青海地处高原,初春寒冷干燥易缺水,多喝水可补充体液,增强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多喝水还有利于消化吸收和排除废物,减少代谢产物和毒素对肝脏的损害。初春时节,寒气较盛,少量饮酒有利于通经、活血、化淤和肝脏阳气之升发。但切记不能贪杯过量,因为肝脏代谢酒精的能力是有限的,多饮必伤肝!

坚持运动健身心:春季养肝的另一重要方面就是运动。万木吐翠的春天,正是采纳自然阳气养肝的好时机,而运动则是绝好的方法。各人应根据自身体质状况,选择适宜的锻炼项目。在春季开展适合时令的户外活动,如散步、踏青、打球、打太极拳等,既能使人体气血通畅,促进吐故纳新,强身健体,又可怡情养肝,达到护肝保健目的。身心融入大自然之中,人天合一,无形之中增强了心身健康。

养肝也要讲辨证:中医最精髓的思想就是“辨证”,讲究“虚者补之”、“实者泻之”,春季养肝的饮食也应如此。如果一个人在春天常常生气,情志不畅就会引发胸闷、心烦、容易发怒、头疼头晕、眼睛发红、牙痛或牙龈红肿、耳鸣、口干口苦、小便黄、大便干等症状。这就是中医常说的“肝郁气滞”导致“气郁化火”引起的。这样的人在饮食以清淡为宜,多吃蔬菜水果,不要吃辛辣食物及饮酒,多吃芹菜、苦瓜、野菜,多喝绿茶、菊花茶、莲子心茶,以清肝火;如果常有手脚心热、潮热盗汗、口干咽燥、面烘热、胁肋灼热、头晕耳鸣等症状,则是“肝阴虚”,应多喝养阴的鱼汤、甲鱼汤,或海参熬汤,以滋补肝阴。切勿饮酒,忌食辛辣、羊肉等助火之品。而出现面目萎黄、指甲色浅淡、视力减退、失眠多梦、心烦易惊、妇女月经量少色淡,甚至闭经等症状,则是“肝血虚”的症状,多是由于脾胃功能差或因特殊原因导致失血过多所引起,而影响到肝所主的目、筋、指甲的功能。在饮食上就要避免过于油腻,以免伤害肠胃之气,应少食多餐。可多进食桂圆、红枣、猪肝、羊肝、排骨汤、乌骨鸡、菠菜等食物。

肝属木,应于春。春天肝气生发,当养肝、柔肝。一年之计在于春,祝愿大家春天养好肝,五脏六腑都和畅!

预约挂号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zixina.com/lzxsyjd/6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