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那家白癜风医院最好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很多高血压病人不在乎或不尊医嘱,造成血压不稳,引发并发症,或突发其他事件,这都会给患者身体带来损害和不可逆的伤害,甚至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遗憾。

对于高血压的,心血管医生总结了非常普遍的15种错误认识,以提醒大家,别让高血压的误区害了你。

错误1:理想血压是/80mmHg

血压并不是保持在/80mmHg才最合适,天生血压就偏低的人不要太执拗。

错误2:没有感觉,先不吃药

这句话是许多患者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但没有感觉不代表没有危害,等有感觉的时候往往已经并发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心功能衰竭或肾功能衰竭等,不要跟着感觉走!

错误3:高血压的症状就是头晕、头痛

高血压的症状不是只有头晕、头痛,出现这些症状时也该测测血压:心悸、胸闷、眼胀、视物模糊、脖子僵硬、记忆力下降、乏力。

错误4:降压药一旦吃上就停不下来

虽然大部分情况是这样的,但是停不下来是因为您的血压需要药物控制,而不是降压药本身会上瘾。

错误5:太早吃药,以后药物会无效

等拖到出现并发症,再有效的药也回不到过去。

错误6:降压药一开始不能用贵的

一个普遍的错误认知是:“降压药一开始应该从便宜的吃起,如果一开始就吃高级的后面血压就控制不住了”。其实降压药的好坏,不以价格来区分,适合的就是好的。

错误7:降压药过一段时间就需要更换

高血压没有“耐药”这一说,如果血压控制平稳不用换药,换药过程更容易引起血压波动。

错误8:血压降得越快越好

除了高血压急症外,降压治疗应缓慢进行,不能操之过急,持续、平稳降压才是正确的降压原则,血压达标通常需2-4周以上。千万不要只吃了几天就说某药不管用。

错误9:药物伤肝肾,天然才是最好的

老百姓担心药物副作用,常寄希望于某种“超级食物”降压。其实要是真有某一食物能有效降压,恐怕早就被我国几亿的高血压人群抢脱销了吧……

错误10:医院检查抽血前不能吃降压药

降压药并不影响抽血化验,放心按时按量服用吧。

错误11:血压正常了就可以停药

高血压病人通常需要终生服降压药,停药后,血压会再次升高,血压波动过大,对心脑肾靶器官损害更严重。

错误12:血压偏高可以不吃药

血压偏高时可以先通过改善生活方式调节血压,如果做不到仍然应该借助药物将血压将至正常范围。

错误13:高血压定期复诊时不吃药

复诊时医生主要评估的是降压效果,正常服药才有参考,停药不就白来了?

错误14:没有家族史就不会得高血压

高血压有遗传倾向,但不是遗传病,家族有早发高血压病史的患高血压的几率高,但不是必须有。另一方面,没有家族史的也不是上了安全险,高血压是多因素作用的疾病。

错误15:高科技根治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是慢性病(继发性高血压即能明确病因的除外),目前还没有哪一种药品、食物、保健品、保健仪器能根治高血压,基于此宣传的产品都是骗人的。

洪昭光教授: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需遵守5大原则

(1)应坚持长期服药,高血压病是一种慢性疾病,病程较长;一般来讲高血压患者到了二三级往往需要长期服用降压药;

(2)注意药物的合理选择,重视药物副作用的影响,以免带来不利影响;药物的选择和服用上应当多遵医嘱,一定不要自行服药。

(3)患者病人要向医生了解所用的抗高血压药物,有没有相互作用,特别是当同时服用几种抗高血压药物的时候,如果发现,应及时向医生提出并请医生及时调整。

(4)老年患者特别要注意,因为药物在老年人体内代谢慢,更容易产生药物的蓄积中毒。因此,老年人服用抗高血压药物要从小剂量开始,根据病人的情况逐渐增加药量。

(5)药物治疗的同时,还应坚持非药物疗法,也就是实行科学的生活方式,包括控制体重,适当运动,合理膳食,思想放松,戒烟限酒,清淡少盐,补钾补钙,情绪乐观。

高血压的罪魁祸首不是盐而是它!再不忌口就晚了……

你知道吗?诱发高血压的真正凶手不是盐,而是钠!重要的事说三遍:钠!钠!钠!

很多人以为食用盐是引发高血压的元凶,其实真正的元凶是食用盐中的钠。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每人每天钠的摄入量是5克。

钠从哪里来?

除了食盐外,我们吃的腌菜、肉制品、休闲食品、豆制品、蔬菜、水果等食物中也含有一定量的”钠”。所以即使我们每天摄入”钠”量等于食用盐中的“钠”量,我们还会从其它的食物中摄入钠。

我们每天吃的盐含钠量5克,但实际上,我们摄入”钠”的含量还是超过了5克。所以现在高血压的患病率迟迟没有降下来。

钠含量高的食物清单

除了食盐之外,钠含量高的食物有:

腌制食品:都是用盐来制作,钠含量极高。

番茄干:g的西红柿干的含钠量高达mg。

零食:g的椒盐饼干含有mg的钠。

乳酪:g乳酪的含钠量约mg。

海蟹:一只阿拉斯加的帝王蟹腿,含有mg钠。

发酵粉、小苏打:一汤勺小苏打,含mg钠;一茶匙发酵粉,含有mg钠。

汤料包:一份5g的汤料,其中的含钠量约为0mg。

香肠、熏肉、咸肉:20克牛肉干含钠量为mg。

沙拉酱、酱油:一勺酱油的含钠量是mg。

酵母:约6g酵母的钠含量,就可以轻松达到mg。

有效降血压的5种食物

绞股蓝

“北有长白参,南有绞股蓝”。绞股蓝被称为高血压的“克星”。同时,绞股蓝没有副作用,可以长期坚持喝。

山楂

山楂能增强心肌的收缩力,增加血液的输出量,降低心肌耗氧量,能有效预防心绞痛。

玉米须

玉米须晾干后制成茶饮,不但可以利尿、止血、止泻的功效,还有很好的降低血压的功效。

苦荞

苦荞营养非常丰富,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其中维生素B2的含量是玉米和大米的2~10倍。

辣木籽

辣木籽是纯天然绿色食品,含有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物质,它可取代复合维生素、钙片、鱼肝油等。

经常食用辣木籽可增强免疫力、排毒、塑身、抗老化、抗ai、并对多种慢性及重大疾病都有极大的改善功效。

特别对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痛风等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辣木籽的食用方法

剥外壳食内子(勿将籽壳丢弃,可用水泡服或作为净水剂)。

一般来说,刚开始食用最好一天食用一至三次,一次二至四粒,一星期后再依个人体质加减,持续食用一个月后,可明显感受到效果。

食用辣木籽要咬碎后,用毫升以上的开水服用,这时你可立即体验到辣木籽的神奇,服用后不久即可感觉到满口甘甜,即使再喝白开水都还是甜的,甚至连吞口水都有自然的甘甜味!

需注意的是,孕妇、严重气喘及六个月以下的婴儿不建议食用。

降血压小妙招

对于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除了按时服用药物治疗外,都应该配合以下的非药物治疗的方法,对改善高血压治疗作用很大。

减体重

对于肥胖高血压患者,体重每减5公斤,血压可下降10~20毫米汞柱。

多运动

如果运动散步半小时以上,血压可降10个毫米汞柱。

少吃盐

每天少吃盐在6克以下,血压可降5~6毫米汞柱。

好心情

保持良好心情,不着急不上火,血压可降5~10个毫米汞柱。

除了以上这几点,心血管主任还有几句话,对降压非常有帮助!降压,请记住心血管专家的5句话:

1.胆固醇增加一单位,心血管疾病死亡概率增加1/3

如果吃了太多高胆固醇的东西,会带来肥胖和体内饱和脂肪酸含量的升高,造成血压升高。

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内脏、肥肉、鱼子、蛋黄、墨鱼等。

亚太地区有关心血管疾病和中风的调查显示,亚洲人体内的胆固醇每增加一单位(1mmol/L),心血管疾病死亡概率就增加35%。

2.管不住自己嘴巴,就管不住自己血压

和很多疾病一样,高血压也是要忌口的。如果管不住自己嘴巴,就很难控制血压,比如以下4种食物,高血压病人就要少吃!

①刺激食物:辣椒、咖喱、芥末等辛辣调味料,葱、芥菜等辛香蔬菜以及酒类、咖啡、浓茶、碳酸饮料等。

②过咸食物:咸菜、咸鱼、腊肠等,腌制食品含盐度较高,很容易导致血压升高!

③高热量食物:特别是糖类,容易引起血脂升高。

④饱和脂肪酸含量极高的肉类:比如牛、猪、羊肉,五花肉,肥肉,香肠,腊肠,熏肉等。

3.吸一支烟,血压持续升高1分钟

吸1支香烟后,我们的心率平均每分钟会增加5~20次,收缩压上升10~25mmHg。而吸2支烟,10分钟后,由于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会使心跳更快,收缩压和舒张压都会升高。

4.很多人的高血压,都是熬夜熬出来的

如果晚上睡眠不好,夜间的血压会因为交感神经不能得到较好的休息,甚至因为失眠引发焦虑,进而造成血压上升,容易形成不正常的血压变化规律。而且这种伤害,可不是第二天白天补觉就能补回来的。

5.心理压力增大,血管压力也会骤增

工作压力比较大、精神比较紧张的情况下,身体会分泌一种叫儿茶酚胺的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能引起血管收缩,血管收缩就造成排血时阻力加大,而阻力加大,就会引起血压升高。

3款降压粥

芹菜粥

芹菜是蔬菜中的降压明星,它含有酸性的降压成分,有平肝降压的功效。

菊花粥

菊花可以养肝血、清肝热、降血压,所以高血压、动脉硬化等患者中的肝火旺盛者,可以多喝点菊花粥。

银耳粥

银耳可以滋阴生津、益气降压,适合各种类型的高血压患者食用。

3款降压茶

玉米须茶

中药里,玉米须又称“龙须”,具有很好的降血脂、降血压和降血糖的作用。煮玉米须茶的时候,可以取出玉米上的玉米须,加少许冰糖一起煮即可。

莲子心茶

莲子心是莲子中间青绿色的胚芽,它的味道非常苦,但是却具有极好的降压去脂之效。

山楂茶

现代医学认为,山楂有扩张冠状动脉、舒张血管、降血脂、降血压、强心的作用。

对付高血压早晚一杯水是关键专家:一杯养生一杯救命

随着气温的下降,高血压患者的不适也随之而增加,血压控制也就更加不稳定。而根据资料证实,气温每下降1摄氏度,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都会分别上升1.3mmHG和0.6mmHg。

可见,气温越低高血压患者所承受的负担也就更大,这个中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环境刺激

检查血压

相比于正常人,高血压患者的交感神经反应要高很多,因此对环境的适应更加不容易适应,而低温刺激会令到高血压患者交感神经异常兴奋,从而使得心脏周围血管收缩明显,进一步引发高血压。此外,气温降低令到体内血管收缩也会引起高血压。

二、运动减少

气温一下降人们的运动欲望也大大降低了,运动量自然也降低,从而影响对血压的控制。

三、饮食控制不当

气温一下降,人们总想找点火锅、烧烤来暖和暖和,相比于平常,秋冬季所摄入的高油、高盐的食物自然也增多,再加上缺乏运动,这时血压想不升都难。

那么要怎么做才能控制好血压呢?

1.早晚一杯“救命水”

一杯水

早上坚持喝上一杯大约到毫升的水,而夜尿不多的人群,也可在入睡前喝上一杯。早上喝水能够大大减低血液的黏稠度,促进血液循环,起到一定的控制血压的效果,而晚上睡前一杯水不仅有助于睡眠,还可以减少心梗和脑梗的发生。

2.睡好

夜间睡眠质量下降,会很容易引发高血压,尤其是秋冬季节。所以,保持一个高质量的睡眠对控制血压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在入睡前要尽量平复心情,不要思考或谈论过于兴奋的事情。此外,秋冬季节较为干燥,老人们不妨调节室内湿度,营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从而提高睡眠质量。

3.慢起床

对于一众的高血压患者而言,早上的6点到10点是血压一天的高峰值。而早晨起床过快,或者早晨活动量过大,就会很容易导致血压升高,从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因此,起床的时候动作要慢,尤其是秋冬季节。不妨做到3个半分钟,即:醒后在床上待半分钟,起来床边坐半分钟,下地慢步半分钟。

免责声明: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转载的文章信息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对稿件内容有疑义,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更多精彩资讯医院管理有限公司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zixina.com/lzxzwxt/5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