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开学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孩子们从大哭大闹不爱上学到“放弃了挣扎”乖乖去学校。

孩子们看似已经默默接受这个事实,实际上身体里的“小火炉”已经开始燃烧了。

家长这边呢,不光要跟自己家的“小祖宗”斗智斗勇,还要完成学校老师的“奇葩家庭作业”。

数完了一亿粒米,画完了30天的月亮,还是没逃过一万字的观后感。有家长表示画完了儿子指定的“半夜12点的月亮”,竟瘦了8斤。

当妈当爸都不容易,且当且珍惜吧。

谁让咱家娃这么可爱呢,每当看见孩子的笑脸做什么都值得了。

言归正传,再苦再累也是为了孩子,还是给孩子“灭火”吧。嗯,顺便自己也灭个火吧。

“火”分很多种。首先还是得辨明虚实。

实火虚火

“实火”是怎么回事呢?

中医讲“气有余便是火”,五脏的“气”有多出来的部分就形成了实火。

实火表现出的症状呢就是一系列“实”的症状。

例如:脾气暴躁,经常口渴,爱出汗,舌质红,苔很黄而且干。能吃饭,总是饿,便便却很干,很难排出。

“虚火”又是怎么回事呢?

由于阴液不足导致的“阴不制阳”就会出现虚火的症状,一般会经常出现在平素为阴虚体质的孩子身上。

虚火一般以阴液不足为主要症状,表现为口渴但不多饮,就是总觉得口渴,但是不像实热那样那么爱喝水,也就是说津液的耗伤没有那么严重。

从舌像上看,舌质红,但是苔却没有那么多,经常出现舌苔剥落,甚至有“地图舌”的情况。

实火一般出现在哪些脏腑呢?

1.心火旺盛

心火旺盛的孩子舌尖总是红红的,口舌也容易长溃疡。

这样的孩子睡觉不老实,爱做梦,说梦话。有的孩子还会出现心火下移小肠的情况,表现为小便短赤,甚至有刺痛。

苦味入心

有心火的孩子可以多食用些苦味的东西,因为苦味能降火,也可以入心经如苦瓜、莲子心。

但是苦味对于孩子来说是很难接受的,食用苦瓜之前可以用盐水泡一泡。莲子心泡水可以多加些水让苦味更淡一些。

如果出现心火下移小肠的症状时,可以喝些淡竹叶(3g)泡水。

2.肝火旺盛

“肝火”可以说是最常见的火了。肝在志为怒,生气的时候,最容易触动肝火。

太冲穴

玫瑰花

肝火旺盛的孩子脾气总是很大,看舌象舌边两侧是有许多红点点的。这样的孩子平时更应该注意情绪,最好每天按揉太冲穴,也可以喝些玫瑰花代茶饮。(3-5朵)

3.胃火炽盛

“胃火”炽盛容易出现在脾胃不好的孩子身上,孩子平素脾胃就虚弱,脾胃又是人体的“枢纽”。

脾气主升,胃气主降,一升一降,配合默契。可是孩子情绪一不好,气机就容易郁滞住了,郁滞久了就容易产生火。

这样的孩子口气很大,总是爱饿,吃的也很多,大便却是干干的,也很臭。

舌头的中间的舌苔是黄色的,很干,甚至会出现裂纹。

这样的孩子可以喝些蒲公英茶。(蒲公英适量)平素更应该多调理下脾胃,注意饮食。少吃一些不好消化的东西增加脾胃的负担。

----------

虚火的孩子更多是由于先天肾阴不足,或后天过食肥甘厚味引起的脾胃阴虚。

这样的孩子也很容易上火,但是大多是虚火。

从症状上看,一般这样的孩子生的都是“闷气”,不会大吵大闹的发脾气,更多的时候会体现在嗓子疼却不红肿,容易出汗,尤其是夜间爱出汗。有时还会出现耳鸣、视物模糊等症。

看舌象呢?大多的是舌质很红,苔却很少,或出现剥落的情况。

这样的孩子可以喝些生地、沙参、麦冬来滋阴降火。(用量为:三岁以下的孩子各3g,3岁以上的孩子各6g。)

如果孩子阴虚的同时伴有干咳少痰、大便干燥、口渴的情况,可以喝些乌梅白糖汤或酸梅汤来补充津液,尽快改善孩子由于津液不足导致的一系列症状。

----------

脾胃位居人体的中央,脾气升清,胃气降浊,与气机调畅也有密切的关系。脾胃一旦受损,气机的运动也会失去原本的规律。

这时,就会更容易产生气机郁滞的情况。

只有平时的脾胃健康,气机才会正常的运行哦~

快把八珍米带回家调理宝宝的脾胃吧~

请按照如下步骤,将您的专属八珍米带回家~

第一步:添加客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zixina.com/lzxzwxt/6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