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说:“为何我的头发越来越少,脱发越来越严重呢?”很多人生活中难免都会产生这样疑惑。由于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压力、精神状态等原因,脱发已经成为困扰当代年轻人的一大问题,很多人在20岁开始就出现脱发现象。那么怎么才算脱发?导致脱发的原因有哪些?预防脱发存在哪些误区呢?

掉多少头发才算是脱发?

掉发是正常的新陈代谢活动,就和树叶一样,所有的毛发在一个生长周期结束后都会自动脱落。如果每天掉发超过根,并且持续一个月以上时间较长的话,就是不正常的脱发。

实际生活中,还有一个拉发测试,可以帮助粗略自查脱发情况:伸开五指插入到头发根部,然而并拢五指夹住头发,往外轻拉头发,连续在头发不同部分重复5~6次,如果手指缝里夹掉的头发每次都有三四根以上,就可判断出现脱发了。

治疗脱发的常见误区

由于脱发后会使人的形象严重受损,所以许多人都急于改变现状,就出现了很多治疗的误区。

误区一:脱发不痛不痒无需治疗

很多人认为脱发原因是精神压力大或者生活作息不规律,想通过自身调节改善脱发问题。然而部分脱发类型在一定时间内是可以自行恢复,如果在调整后仍然没有好转,医院进行检查。一旦等到脱发问题严重才重视,只会更加耗费心力。

误区二:脱发就是肾虚

在生活中有一些男性出现脱发的情况,就自认为是自己肾虚才导致的。其实,从中医角度上说,脱发还跟肝、肾、肺等脏腑功能有关,历代中医医家认为脱发的病机有气血两虚、肝肾不足、肝郁血虚、湿热侵蚀等。脱发患者早期盲目自予大量补肾药物,不仅不能控制头发脱落,反而适得其反,助生湿热,致头发油腻加重,脱落增多。

误区三:盲目增加洗发次数

还有人认为脱发跟自己头皮油脂分泌旺盛有关。以为多洗几次头发就可以缓解脱发。其实,脱发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体内的激素分泌失调或者受到精神因素的影响。太频繁地洗头发,反而会促进油脂分泌,加重脱发症状。

误区四:植发可以一劳永逸

植发手术费用比较昂贵,一般说来,毛囊的成活率是在90%以上,效果立竿见影。但是,植发手术也并不意味着一劳永逸。事实上,植发手术并不会使头发的总量增多,而是让头部后面的头发长到前面来。往往很多时候,植发的地方头发多了,但是,后面的头发却逐渐减少

病名释义

发蛀脱发病名始见于清·《外科全生集》,嗣后清·《外科证治全书》又提出“蛀发癣”的病名,并对其病因、症状和治疗作了简要的叙述:“由阴虚热盛,剃头时风邪袭入孔腠,抟聚不散,血气不潮而成。生木鳖切片浸数日,入锅煮透煎汤,剃头后洗之,搽蜈蚣油,至愈乃止。”据此文献描述,本病类似西医学所称的“脂溢性脱发”。

今人赵炳南将本病分为油性与干性两大类:前者系湿热内蕴,治用祛湿健发汤;后者系血虚风燥,治用巨胜子汤。此论对临床实践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本病与油风既有关联的一面,又有各自独立的一面,故在临证中要注意分析这种特有的双重性。

诊断要点

1.患者以青壮年男性居多。

2.头顶区域出现均匀性脱发,有的油腻,如同油涂水淋;有的头发焦枯柔细,缺少光泽。

3.鳞屑较多,抓之叠叠飞起,落之又生。

4.自觉瘙痒,时轻时重。

5.部分伴见早老性脱发(又名高额)。

辨证施治

一、内治法

1.血热风燥证

头发干枯,略有焦黄,均匀而稀疏脱落;搔之则白屑飞扬,落之又生,自觉头部烘热,头皮燥痒;舌质红,苔微黄或微干,脉细数。治宜凉血消风,润燥护发。

方用凉血消风散加减。生地黄、当归、白蒺藜各12g,荆芥、蝉蜕、羌活、苦参各6g,巨胜子、女贞子、旱莲草、杭菊花、桑叶、玄参各10g。

2.脾胃湿热证

患者平素有恣食肥甘厚味者居多;头发潮湿,状如搽油或水浸,甚则数根头发彼此粘连一起;鳞屑油腻呈橘黄色,固着很紧,难以涤除。舌质红,苔黄微腻,脉濡数。治宜健脾祛湿,清热护发。

方用祛湿健发汤加减。炒白术、泽泻、猪苓、白鲜皮各12g,干地黄、何首乌、赤石脂、苍术各10g,羌活、川芎各3g,山楂、虎杖、茵陈、生薏苡仁各15g。

3.肝肾湿热证

患者以体弱或脑力过度者为主;头顶头发均匀而稀少性脱落,呈渐进性加重,头发花白缺少光泽,头皮松软油腻感重;伴有口苦乏力,虚烦难寐,头顶和颜面汗多;舌质红或微胖,苔少或根部黄腻,脉虚弦而滑。治宜清肝泻火,滋阴化湿。

方用龙胆泻肝汤、知柏地黄丸合裁。炒胆草、焦山栀、黄芩、黄柏、柴胡各6g,生地黄、茯苓、泽泻、山药、山茱萸各12g,炒丹皮、白鲜皮、车前子各10g,五味子、木通各3g。

加减法:头发潮湿或油多,加蚕沙、赤茯苓、滑石;头发焦黄干枯,加桑椹子、菟丝子、何首乌;痒感颇重,加白附子、蔓荆子、天麻、杭菊花、茺蔚子;头皮潮红,或生疮疡,加金银花、莲子心、连翘、紫草;头汗多,头油重,加五味子、桑叶、蝼蛄等。

二、外治法

1.溶液剂

湿热偏重,头发油腻时,选用透骨草水洗剂、脂溢洗方、山豆根洗方;血热风燥,头发干焦时,选用桑白皮洗方、藜芦洗剂。

2.酊剂

湿热证,选用生姜牛黄酊;血热证,选用侧柏羊花碎补酊。

3.散剂

头发油腻,痒重时,选用干洗头方、藜芦散。用法:每次取药末10~15g,掺撒于头发中,用手如梳头状将药物梳理均匀,然后用梳子梳理,梳去药末,有燥湿去垢、祛风止痒的功效。

三、针灸疗法

主穴:百会、四神聪、头维、生发穴(风池与风府连线的中点)。

配穴:皮脂溢出过多,配上星;失眠,配安眠(合谷与三间连线的中点)或翳风。

手法:平补平泻,针刺得气后留针30分钟,或加用适量电流刺激,2日1次,10次为1疗程。

四、中医疗法

中医采用补肾养肝,益气健脾,活血化瘀,养血生发等治法,均可获得满意疗效。其立意之根本是中医基础理论对肾、脾和肝的生理功能的认识。肾为先天之本,肾主藏精,主骨而生髓,其华在发。肾精充足,髓海得养,齿更发长;发为血之余,头发之营养来源于气血。《内经》云:“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谓之血”。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气血健旺,气血调和,毛发生长旺盛,不会脱发;肝主藏血,司充任而为血海,肝主疏泄性喜条达,肝血充足,得以养发,头发乌黑发亮,茂密丛生。

1.赞化血余丹加减

血余炭、菟丝子、炒枣仁、白芍各15g,熟地、当归各20g,枸杞子、桑寄生、山药、桑椹子、旱莲草、女贞子各30g,鹿角胶25g,何首乌60g。共细末,炼蜜为丸约g,每丸重3g,日2次,1次9g。

2.敛液生发汤

生地、白芍、白术各12~15g,当归、女贞子、五味子、桑叶各9~12g,制首乌、桑椹子、旱莲草、茯苓各15~30g,人参6~9g(党参15~30g)。水服或蜜丸服。

3.脱发方

生黄芪15g,当归、炒白术各9g,阿胶、牛蒡子、茯苓、枳壳、桂枝各6g,党参12g,甘草3g。

4.脱发良方

制首乌25g,熟地、黄精、侧柏叶各15g,骨碎补12g,当归、白芍各10g,红枣5枚。

5.润肤丸

桃仁、红花、熟地、独活、防风、防己各30g,川芎、当归、丹皮各45g,羌活、生地、白鲜皮各60g。研细末,水泛为丸,每次3~6g,日2次。

6.巨胜子丸

巨胜子、黑芝麻、桑椹子、川芎、当归、甘草各9g,菟丝子、首乌、白芍各12g,炒白术15g。水煎服,日1剂。

调摄护理

1.少食甘肥食品,少饮酒类与咖啡类饮料。

2.头发一般以5~7日清洗1次为宜,不要清洗过勤。

3.平素常食山楂、草莓之类,对控制头发的油腻感有颇多裨益。

版权声明

本文选自悦读中医,中国中医药报,医院编校推荐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zixina.com/lzxhxcf/7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