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烦躁、坐立不安……一到夏天,很多人就感觉浑身不适。这与夏季气候特点有很大关系,夏气与心气相通易生心火。

《黄帝内经》认为心为“君主之官”“生命之本”,具有主血脉、主藏神的功能;“心者……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夏季属火,心火应于夏热,火气通心,因此夏季容易感到烦躁不安,出现失眠、口腔溃疡等心火之症。

同时,夏季万物生长旺盛,利于人体心脏主血脉功能的发挥和“炎上”特性的展现,因此夏季养生重在养心。

但中医所说的“心”并非仅仅指“心脏”,而是包括心脏在内的整个神经系统以及情志调养。夏季重视情志调养可以保持平和心态和愉悦心情,有利于减轻燥热感。

夏季如何养心

平心静气

情绪波动起伏大的情况下,机体的功能也会受到影响,起居饮食稍有不妥就会发生各种疾病。所以要注意保持调节情绪,一忌肝火,尽量避免生气、焦虑、抑郁;二忌心火,减少心烦、躁动不安的情绪,宜静心宁神,摒除杂念,保持淡泊宁静的心态。

避免剧烈运动

夏季气温高,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大量血液充于体表,心脑血管供血相对不足,再加上出汗量大,中医认为“汗为心液”,出汗量大易伤阴。因此,夏季出汗后要及时补充水分,避免剧烈运动,尽量减少出汗。

可服用仲景牌生脉饮,益气,养阴生津。用于气阴两亏,心悸气短,自汗。

午睡片刻

午睡不但有利于补足睡眠,而且能够改善冠脉血供,增强体力、消除疲劳。午时是指11时~13时,这个时候心经当令,宜小睡30分钟左右以养心。即使睡不着,闭目养神对身心也很有好处。

清心火

心情烦躁、口舌生疮、失眠等都是心火旺的表现,夏季可用金银花、莲子心等泡茶饮用,或煮绿豆汤,解暑热、清心火,同时要忌食辛辣油腻,戒烟戒酒。

饮食调理

夏季温度升高,食欲也会有所下降,宜采取增酸减苦的原则,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平时可多食蔬菜水果、粗粮等;多喝牛奶、多吃豆制品、鸡蛋、瘦肉等,既能补充营养,又能起到强心的作用。早、晚进餐时可选择食粥,这样既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又能补养身体。

这里推荐几款药膳:

1.益气养心粥

太子参30克,山药30克,莲子30克,粳米克。将太子参、山药、莲子、粳米洗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水同煮至米烂粥成,温热服食,有健脾益气、养阴清心的功效。

2.牛奶燕麦粥

全麦片50克,牛奶克,白糖50克,盐少许。麦片清水浸泡半小时以上,用文火煮15~20分钟后,加入盐、牛奶继续煮15分钟,然后加入白糖搅拌出锅。

3.山楂麦芽饮

山楂15克,生麦芽30克,太子参15克,竹叶10克。将山楂、麦芽、太子参、淡竹叶洗净,用水煮沸,浸泡15分钟即成,代茶饮,随意饮用,有益气清心、健脾消滞的功效。

仲景宛西制药与中国大品种联盟合作,建立经典中药价值评价模型,通过科技评价、处方状况、药材资源、功能主治与临床契合度等多维研究,挖掘经典价值。

运用这一模型,对产品做出价值评价。和河南中医药大学教授、河医院名医,以及管理和市场一线的工作者一道,在尊重历史和组方、参照说明书的前提下,又充分考虑满足时代需求,提出了“用中医理论科普化,辨品类;用五部十六法讲单品”的研究方法,形成了较完整的经典中药研究体系。

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顺应现实科学拆解经方,深挖经方内核,力求将中医理论通俗化,并以绘本、读本、视频等好懂易记的形式作最终呈现。在此基础上提出“三分钟讲透经典”,旨在用科学而又生动的语言与形式,在有效接触时间内还原经典内涵,讲透经方主要治疗病种及病症,实现让“讲者易讲,听者易懂,患者易用”的目标。

往期推荐1、一开空调就不停咳嗽,咋回事?2、仲景名医对话

血压高就是高血压?引发高血压的病因都有哪些?3、女朋友痛经怎么办?4、晚上睡不着,白天困成狗,怎样才能睡个好觉?

温馨提示:

中成药虽好,还需要辨证论治,只有对证的、适合自己的才是好药。

如有不适,医院请专业医师面诊后再行用药。如需使用药物,服用之前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按说明使用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部分图片源自摄图网,版权归摄图网享有仲景健康--欢迎垂询!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zixina.com/lzxylzy/7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