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医药报ldquo读者求援r
治疗白癜风的中药有哪些 http://www.bdfyy999.com/m/ 《民族医药报》“读者求援”栏目 近期 读者们陆续给我们发来求援信息 以下是求援回复 希望能帮助到您 读者求援 病情陈述: 一.广东省莫莫先生,自述今年80岁,从年起患失眠症到现在已有二十年未愈,求医治。 二.湖北省谭先生自述他的大哥今年72岁,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二尖瓣脱垂并中度关闭不全),求助医治。 三.田东县黄先生,自述他有位兄弟右脚肿大比左脚大一倍多,疼痛不能行走已有两年多,县医院检查诊断为脉管炎未愈,现求助治疗。 辨证分析: 一.失眠又称不寐,患者不容易入睡或睡而不实,时睡时醒,睡觉时容易惊醒,多因思虑忧郁,身心虚弱,心脾血虚,心胆郁结等而为病。运用民间中草药治疗,宜益气镇惊,安神定志,养肝活血为主。 特献内服汤剂一帖:酸枣仁10克,石菖蒲10克,知母9克,夜交藤12克,白芍9克,牡蛎9克,远志12克,川芎5克,茯苓12克,茯神12克,党参15克,黄芪15克,半夏曲5克,丹参12克,柏子仁9克,五味子10克,当归6克,甘草3克。 使用方法:清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温服。 二.心室间隔缺损,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左右心室间隔的肌肉组织在胎儿期发育不全,留下缺损,出生后左右心室仍直接沟通,导致血液从左心室流入右心室,加重心脏负担。一般患者可用手术治疗。二尖瓣关闭不全并脱垂,亦是常见的心瓣膜病之一。分为器质性和功能性两类,前者多由风湿病引起;后者由于左心室显著扩大,导致二尖瓣环扩张,瓣膜本身虽无病变但关闭不全并脱垂。左心室心缩时,二尖瓣不能严密关闭,部分血流由右心室逆流入左心室,逐渐发生左心房扩大和左心室肥大。患者伴有心悸、气喘、咳嗽等慢性病症状,病情严重时会发生心力衰竭。部分患者可用手术治疗。运用中医中药治疗宜温补心肾、调养心气为宜。 谨献内服汤剂一帖:党参10克,丹参12克,熟地15克,制附片5克(先煎),红参12克,当归6克,陈皮6克,肉桂3克,牡蛎12克,肉苁蓉10克,白芍12克,菟丝子10克,玉竹9克,姜半夏10克,磁石10克(先煎),核桃仁12克,石菖蒲3克,白术10克,酸枣仁9克,五味子10克。 清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温服。建议患医院心血管疾病专科门诊检查治疗。 三.脉管炎主要是由于患者脾阳不振,水湿毒邪侵入脉管经络,气血受阻发炎,不疏通浮肿疼痛而为病。中医药治疗宜活血祛瘀,行气止痛,消肿通络为宜。 谨献内服汤剂一帖:当归尾6克,萆薢15克,生地黄9克,丹皮10克,桃仁12克,牛膝10克,红花6克,防己12克,枳壳6克,川木瓜10克,薏苡仁15克,赤芍9克,秦艽10克,柴胡6克,桔梗10克,川芎5克,牛膝10克,甘草6克。 使用方法:清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温服。 验方提供 农培德 (验方仅供参考) 读者求援 病情陈述: 年9月25日贵报患者求援栏目有广东省周女士脾脏上有一个54×43mm的良性实质肿块,至今已增大到×79×84mm,现年83岁,身体瘦弱,体质差,不愿手术,想用中草药进行保守治疗。 辨证分析: 脾脏良性肿瘤,我们一般以手术切除为主,大多能获得较好的疗效。 关于用中草药保守治疗建议可用古代名方“海藻玉壶汤”治疗。 处方:海藻、昆布、海带、陈皮、浙贝母、连翘、法半夏、青皮、独活、川芎、牡蛎、桃仁各10克,红花6克。水煎服,日一付。 疗效:根据临床观察,服药7~15剂时,肿块可逐渐缩小,20~30剂时。 按语:肿块的形成,多由内伤七情、忧患怒气或温痰凝滞使营卫气血瘀滞而成。海藻玉壶汤有理气解郁、化痰软坚散结消瘀的功效。 运用本方应注意甘草与海藻同用的反作用,故去甘草。本方原为戴明文医师常用于良性肿瘤,临床效果好,笔者也常用此方治疗,获得很好的效果。 验方提供 祝松海 (验方仅供参考) 读者求援 病情陈述: 云南省红河州红邵先生78岁染带状疱疹2年多,经住院治疗10多天,皮肤感染已好转出院,但后遗神经疼痛,医院医治效果不明显。 辨证分析: 疏郁消火通络汤 药物组成:柴胡20克,香附10克,赤芍10克,郁金10克,川芎10克,夏枯草10克,丹皮10克,生山栀10克,连翘10克,炒黄芩10克,全当归10克,桃仁10克,山甲片10克,瓜蒌皮15克,丹参30克,生山楂30克,生麦芽30克,薄荷5克,忍冬藤5克,大黄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0天。适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郁热内蕴络脉不通之证。资料来源:沈祖法《实用中医药杂志》.(4):10-11。本方为自拟方,针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湿去热存,结聚滞留不能发越,气血涩滞不畅,郁而化热,气火发于中之病机而设。肝主疏泄,且胸胁为肝经之所循,而女性又多郁证,故本方主要从肝论治,以清郁火。方中柴胡、香附、瓜蒌皮、川芎疏肝顺气;夏枯草、丹皮、生山栀、连翘、薄荷、炒黄芩、忍冬藤清降气火;丹参、当归、大黄、桃仁、山甲片、生山楂、生麦芽养血活血通络。诸药合用,达疏肝清火、辛润通络之功,使气机畅、郁热除、络脉通、气血平而病愈。 验方提供 卢瑞仙 (验方仅供参考) 读者求援 病情陈述: 浙江施先生87岁,患夜间口干25年,冬天每晚要喝水八次,夏天每晚要喝水十几次,口干难熬,每次喝水4大口,喝后方能入睡。白天一般不想喝水。另患者同时患高血压30年,平时口服降压药控制血压,但容易头晕,经多方治疗效果不佳,求赐方治疗。 辨证分析: 处方:生地、麦冬、元参各30克,陈皮20克,人参15克,五味子10克,莲子心3克。主治:老年气阴两虚,夜寐口干,或气弱不足,心肾不交,热伤津液所致消渴等症。 加减:便秘者重用生地50克;便溏去莲子心加莲子;汗出者酌加黄芪20~50克。 用法:取冷水将上药浸泡30分钟,以武火煎沸,再改用文火煎20分钟,取汁约毫升,再将药渣加水二煎,合并药汁,分早、晚餐后1小时服。 疗效:用本方治疗患者50例,其中病程最短者1个月,最长10年;伴便秘者7人,顽固便溏者1人;伴夜间汗出者5人,服药最少4剂,最多10剂而愈。 验方提供 祝松海 (验方仅供参考) 《民族医药报》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zixina.com/lzxylzy/9356.html
- 上一篇文章: 杏林早报小暑养生,重在排三毒血毒火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