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怎么过
夏天已经到来,伏天也要如期而至,夏天这么热,你一定想这么过, 或者这么过, 或者这么过, 再或者这样 这些方法看上去是消暑的好办法,可究竟是不是最好的方法呢,今天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夏天的正确度过方式。 在说明之前再引入一个中医学的概念 阴阳 提到中医就离不开阴阳,这是把世界二分的方法,也是一个哲学的对立统一思想,有人说中医的伟大之处就是把哲学和医学结合在了一起。中医认为的阴和阳要怎么区别呢,如剧烈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等等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着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等等都属于阴。阴和阳不是固定不变的,是随时变化的,就像大自然的气候一样,先看自然界的阴阳是怎么变化的呢?用柱状图来表示一下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的情况。再看太极图,白色部分表示阳,黑色部分表示阴,是一个阴消阳长的循环。我们说天人相应,同气相求,说的简单点就是人到了夏天会觉得热,到了冬天会觉得冷,不少朋友会说了,这不是废话嘛,是废话,但是古人的理解是和今人的理解不一样的,古人讲阴阳气对人体的影响,现在讲温度对人体的影响,这是两种认识,但是却不矛盾。为什么夏天觉得热,冬天觉得冷呢?再看两个图:夏至时自然界阳气旺盛,人体的阳气也会鼓动,向外冒,中医讲,阳加于阴谓之汗,夏季体表阳气多、能量足,就像烧水一样,火大了,水分就蒸发的快,所以容易出汗;到了冬天呢,阳气闭藏在体内了,烧水的火小了,所以不容易出汗,这时体表的阳气不足,温煦作用减弱,所以需要穿厚衣服来抵御寒冷。《黄帝内经》怎么说 看看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是怎么描述过夏天的。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大概意思就是,夏三月植物生长茂盛,雨季开始,植物要开花结果了;人们可以晚睡,但是要早起,不要一味地躲避太阳,要挥洒汗水,朝着目标坚定的迈进,要把心气流露出来,不要憋在身体里,喜爱之情要表达出来,这才是夏天养长的方式。如果违背了这个规律,就会影响心气,严重的话秋冬还会得更重的病。总之一句话,要顺应自然之道,反之则为逆,逆就不好了。说了这么多,夏天究竟要怎么过呢? 1、勿贪凉 前面说过了,夏季阳气在表,而脾胃虚寒,内里阳气不足,所以不要贪凉,什么凉啤酒啊,凉饮料啊,冰激凌啊,最好不要食用,容易导致脾胃阳气受损,会造成食少,腹胀,腹痛绵绵,畏寒怕冷,四肢不温,大便稀溏,甚至完谷不化,或肢体浮肿,小便短少,或白带清稀量多等症状。如果有腹中冷感,喜温喜按的表现,可以用点附子理中丸,能喝汤药的话还可以喝理中汤,日常保健可每天吃几片生姜。小朋友更要注意,贪凉很容易会肚子疼的,好多肠系膜淋巴炎的病就是吃凉的引起的,孩子本身阳气就应该旺盛,因为是长身体的时候,过多的食用冷饮,就会像用冷水浇灭火苗一样,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2、小心空调 夏季汗毛孔都打开了,就像植物蒸腾作用一样,这时候城门大开,如果空调温度过低的话寒邪会入侵体表,使毛孔闭塞,导致感冒或者肌肉酸痛,这时感冒可以用藿香正气水,尤其是暑湿季节吹空调着凉的情况下;如果肌肉酸痛的话,可以用葛根汤或者桂枝加葛根汤,具体用药还请咨询专业医生,不要私自用药,以免失治误治。3、适当运动 《黄帝内经》也说了,要无厌于日,所以呢,是需要适当运动的,早晨起来活动活动,或者傍晚、饭后活动活动,都是不错的选择。运动过后要及时补充体液,可以喝点淡盐水,吃点西瓜,西瓜被称为天然的白虎汤,专门解决热渴汗出的情况,撒点盐更好;日常还可以喝点酸梅汤,用乌梅20g,山楂20g,甘草10g,陈皮10g,就可以熬制出好喝的酸梅汤了,酸甜可口,生津止渴。■■■■■4、不要洗冷水澡 夏天毛孔打开,还出汗的时候洗凉水澡会使汗出入水,水热互郁于肌表,导致身肿、发热、汗出色黄如柏汁,发粘发臭。这种情况可以用芪芍桂酒汤治疗,用药还请咨询专业医生。5、夏天要注意养心夏天人容易心浮气躁,夏天五行属火,对应脏腑为心,所以心火会亢胜,为防止心火过亢可以使用点苦味食物,比如苦瓜,莲子心,苦苣,苦丁茶等,如果本身就脾胃虚寒的人,就不要过多食用了,还可以食用菊花,决明子,桑叶,夏枯草等降肝火的食材,因为木生火,降肝火就可以避免心火过旺。由此可见,去火不一定要用冰镇的东西,有寒凉属性的食物一样可以。这下大家知道怎么过夏天了吧,夏天虽然热,可不要用冷来对抗它,要顺应自然,同时不要让热邪伤到自己,也要避之有时,温度最高的时候尽量减少户外活动;适当运动,夏天是需要出汗的,不出汗才不正常,还要适当吃“苦”,祝各位度过一个愉快的夏天。同道合小伙伴∣欢迎你的加入长按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zixina.com/lzxyyxg/7713.html
- 上一篇文章: 夏至的养生秘诀,你知道吗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